據消息,視頻中造大米的機器和溫州塑料制粒廠類似。溫州某塑料造粒廠老板葉先生介紹,“視頻一看就知道是塑料造粒工廠,視頻里的機器就是造粒機、水箱和切粒機,整個一條造粒流水線,那些所謂的棉花其實是某種玻璃纖維軟化劑。不會是真棉花,因為棉花熔化后會像泥巴一樣毫無柔韌性,無法拉絲切粒。”出產的顆粒多提供給鞋廠做鞋跟,一些箱包企業也會進一些,如果客戶需要還可以染色。
近期,一段名為“中國制作假米”的視頻近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熱傳,時長兩分半。視頻開頭,一名男子將大量的白色塑料軟化劑,放入機器中,熔化成膠狀,膏狀物體之后被擠成絲,運往另一部機器。隨后鏡頭一轉,大量米狀的白色顆粒從機器中產出。
而這一視頻也引起了大米消費國馬來西亞的警覺。該國衛生總干事諾西山(Datuk Dr Noor Hisham Abdullah)稱,衛生部已經注意到上述信息,任何有關食品安全的新信息會適時公開。他同時表示,馬來西亞的大米多進口自越南、泰國和巴基斯坦。
有報道指,這類假米是用馬鈴薯、甜薯和合成樹脂制成。不過,有臺灣媒體認定視頻為假,片中所見的塑膠不透明,也不會斷,最后變成半透明的米粒。
澎湃新聞發現,這段視頻與日前在中國國內流傳著的一段“棉花做大米”的視頻完全一樣。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陳九喜博士說,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纖維軟化劑,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兩者完全不一樣,從口感就能區分出來。此外,將棉花熔化冷卻制成米粒狀,這種顆粒遇水就算能膨脹,也不能達到真的米粒那種自然飽滿的效果。
塑料制品
上一篇: PVC發展受限 環保人造皮革或成主流
下一篇: 環保型PVC塑料片材壽命較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