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雖然國家政策面一再松綁,從央行發布2019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中,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4.76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高2.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49萬億元,同比增長3.1%。一季度凈投放現金1733億元。2019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發布,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如上一系列政策面松綁,但聚乙烯市場依然上演了“旺季不旺”的疲軟行情。截止到發稿,國內線性、高壓價格去年同期下跌1000元/噸左右,跌幅10%以上,但依然沒有帶動需求向好,庫存消化緩慢。
圖中顯示,自2018年9月份,聚乙烯行情一路下跌,單邊行情明顯,在套保商、下游、中間商多方參與下,行情短暫反彈后均再陷疲軟。是什么原因導致行情如此跌勢?
供應方面,自2018年以來,國內投產裝置及在投裝置三套,中海油殼牌二期30萬噸線性40萬噸低壓于2018年5月初正式投產,陜西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45萬噸低壓于2018年9月底投產。內蒙古久泰有限公司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3月20日上游MTO裝置試車,全密度裝置跟隨試車,目前尚未出產品,預計4月全線打通開車。
國產量增加明顯,進口量增加,國內總供應量增幅明顯,2019年1-2月份國內PE供應總量541.14萬噸,較去年同期(486.54)增加54.6萬噸,增幅11.22%。主要原因是,2019年國內裝置1-4月份大修少,除部分裝置短暫小修、轉產損失產量外,其他基本正常,再者,進口數字增加明顯。供應增多,需求沒有同步跟進,市場貨源消化緩慢,銷售企業主動降價去庫存。
2019年,宏觀面預期依然偏差,雖然國內數據顯示經濟穩定并向好,但中美貿易戰打打和和,對國內市場壓力依然存在。4月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3%,比今年1月份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
從以上來看,聚乙烯處于供需失衡、經濟預期偏差陰影下,供應方主動降價去庫存,造成價格持續下行。2019年5月份后,蘭州石化裝置將進入大修,之后7-8月份神華、獨山子、延能化、中天合創將陸續進入大修,國內供應有望一定程度上減少。但農地膜需求旺季行將結束,需求上減弱也一定程度上削弱裝置檢修帶來的推動作用。
上一篇: 圣保羅市議會通過塑料吸管禁令
下一篇: 本周聚乙烯市場或將繼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