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國內聚乙烯市場持續下行,連刷新低,跌至近10年來低點。一季度,國內市場震蕩走低。元旦后由于石化累庫,工廠陸續進入假期,原料消耗緩慢,市場震蕩下滑。2月份春節歸來,繼續降價消化庫存,期間石化庫存最高至108.5萬噸。3月份農膜旺季對現貨形成支撐有限,石化裝置檢修不多供應偏多,價格繼續下滑。進入二季度,4月初受降稅政策及清明節前補倉支撐,價格小幅回升,但繼而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市場恐慌情緒滋生后,期貨下行,加速現貨下跌節奏,一直至6月中旬,行情快速單邊下滑。經過快速下跌后,低點價位刺激部分補倉需求,中美貿易商關系略有緩和,線性期貨反彈,帶動現貨小幅走高,石化庫存下降后陸續調漲,上半年行情在小幅反彈中畫上句號。
供應充足、需求低迷、貿易戰、擴能…….2019年上半年可謂利空云集,下面我們通過數據來對上半年行情進行梳理,以期對下半年行情做出正確預判。
一、檢修小年,國內產量偏高
2019年1-5月份國內總產量726.3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5.49萬噸,增幅6.61%。上圖中顯示,2019年1-5月份月度產量均高于去年同期。首先,2019年上半年國內久泰能源28萬噸全密度裝置投產,其次,2019年上半年檢修裝置減少,檢修損失量50萬噸,較去年同期明顯降低,裝置開工負荷偏高。
二,進口數字創下新高
2019年1-5月份國內進口總量68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8.29%,略低于去年同期增長率,但依然呈增長之勢。雖然2019年中國對美國產線性、低壓原料加征25%的關稅,但中東和東南亞是中國進口聚乙烯主要供應地區,從美國進口聚烯烴較少,所以此政策對整體進口影響不大。
三,制品產量有所下滑
從2018年起,國內塑料制品產量下滑,2019年制品產量下滑幅度增大,2019年1-5月國內塑料制品產量2510.7萬噸,較2018年下滑1.89%。塑料制品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限制廢舊塑料進口造成制品企業成本增加,競爭加劇所致,其次是國內供給側改革及治理大氣污染出臺系列環保法規等政策因素所致。
四,貿易戰將繼續影響需求
進入2019年下半年后,國際原油市場或依舊難以擺脫經濟陰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維持低油價,或將貿易戰進行到底。貿易戰中美國加稅集中在塑料制品方面,中方反制集在原料進口方面。2018年中國進口美國的PE占進口總量的6%,PP占總進口量的3.2%,隨著我國煤制烯烴的集中釋放,我國聚烯烴企業自給水平較高,進口依賴度呈逐年下降趨勢,且進口多集中在高端、專用料,來自美國貨物數量有限,因此,對聚烯烴原料市場影響甚小。
但美國對制品加征關稅對中國聚烯烴需求影響較大,中國出口美國的塑料制品多集中在塑料玩具、塑料管、水管和軟管、盤子、片材、薄膜、集裝箱、塑料袋和包裝袋、蓋子、到墻壁、天花板和地板覆蓋物,以及手套和雨披等。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中國聚烯烴制品涉及出口美國的總量預計在300萬噸,約占中國聚烯烴制品總量的6%左右,關稅實施對中國的出口加工行業來說,將退出美國市場份額,尤其以華東、華南部分出口型塑料制品企業影響明顯。
五,擴能是熱絡話題
2019年三月份,久泰能源化工28萬噸全密度裝置投產,擴能仍是聚乙烯行業繞不開的話題。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國內聚乙烯產能1872萬噸,下半年中安聯合計劃7月份投產,寧夏寶豐二期計劃8月投產,青海大美煤業計劃10月份投產,大連恒力石化計劃年底投產,浙江石油化工一期計劃11月投產,國內產能將達到2050萬噸以上。
宏觀面來看,2019年下半年后,大宗商品市場或依舊難以擺脫經濟下滑陰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維持低油價,或將貿易戰進行到底,需警惕中美貿易談判再次破裂引發大宗商品暴跌的風險。從國內看,面對貿易戰的再次升級,國內重提逆周期調節,緩沖經濟下行的壓力;國內的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積極的釋放正面消息,加大對基建以及消費端的支持。 供需面來看,2019年下半年,國內石化裝置檢修損失量不多,檢修多集中于8-10月份,進口量或將維持在130萬噸以上相對高水平。而全球擴能熱度不減,中國在年底預計產能增加到2000萬噸以上水平,考慮到需求、試運行障礙因素,實際產量將偏低。總之,下半年國內供應充足,三季度需求將回暖,整體需求將好于上半年,在沒有考慮突發經濟面利空前提下,預計三季度價格緩慢向上修復,四季度關注新增產能釋放情況,如新增裝置如期投放,可能造成供應壓力增加價格回落。另外,中美貿易糾紛通過阻礙未來中國塑料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造成我國聚乙烯原料市場需求面的利空,在國內聚乙烯供大于需的格局下,將對國內聚乙烯價格形成長期壓制。
上一篇: 2019年上半年國內外市場套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