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買到的是超百億品牌價值、無毒無味、質量可維持百年的復合管,其實買到的是回收廢塑料皮重新加工的假冒管材,價格一樣,但成本只是三分之一,而且有毒有害。
近日,沈陽市公安局于洪分局成功偵破公安部督辦王某等人生產、銷售假冒知名企業管材案件,涉案金額達3000余萬元。
可怕的是,這一制假售假團伙高薪請來知名企業辭職人員,帶來了商標標識源程序和打碼技術,幾乎以假亂真。
團伙采取兩套人馬:白天生產真品,夜間生產假冒商品;每次生產的假冒商品數量都控制在法定追訴標準之下,但這些伎倆都沒有逃過警方法眼。
知名公司舉報有人假冒
于洪分局近日接到沈陽一家知名管業公司的舉報,有人生產假冒該企業復合管商品,并利用企業渠道向全國各地銷售。
7月,于洪分局周犇副局長帶領經偵大隊組成專案組,對此案展開偵查。
隨著調查深入,30多歲、大學畢業的王某進入警方視線,初步調查證實王某是此案的組織者,窩點設在于洪區沙嶺街道沙嶺村。
不過,警方的調查一度由于這一團伙的反偵查變得困難重重,“這個團伙的組織機構非常嚴密,犯罪嫌疑人特別難摸排”。
刑偵大隊民警介紹,王某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從生產到銷售都有嚴格的程序,團伙成員使用的電話全部都是用他人的身份證辦理的,而且成員之間都是單線聯系。
業務員與生產、財務、運輸、庫管等分工不同的成員之間都不聯系,互不熟識,老板幕后直接遙控指揮各線核心人員,即便其中某一個環節出問題,也不影響其他環節的業務開展。
犯罪團伙反偵查能力強
為防止警方尋找,王某犯罪團伙對外開展假冒商品銷售業務,使用的都是尚未登記注冊的虛假公司名稱以及虛假辦公地址,公司實際經營地址只有內部人員才知道。
偵辦人員無法通過工商登記系統查詢涉案公司法人、經營地址等信息。團伙存貨庫房都較為偏僻,出入管理嚴格,外人不容易進入,造假窩點定位更是難上加難。
此外,這一制假售假團伙其實擁有合法注冊登記的公司以及注冊商標。為了掩人耳目,團伙成員白天生產自主合法品牌商品,只有晚上才生產加工假冒某企業公司產品,一般從晚上10時后開始加工,次日凌晨4時停止生產。
在用工方面,白天的生產工人是從社會上招聘的,晚上參與制假的生產工人則都是團伙成員的親屬或是從外地招聘來的,白天休息,晚上生產,且有專人照顧他們的生活,工人不允許私自外出,不允許與外人接觸。
需要向外銷售發貨,一般凌晨3時左右,先用小卡車將貨物運出倉庫,再轉用運輸車輛裝車,運輸車輛不準直接進入庫房裝車。
產量控制在立案標準下
偵查員表示,為逃避打擊,王某制假團伙采取分批次生產方式,將每次生產的假冒商品數量都控制在法定追訴標準之下,且假冒商品生產與存放地點分離,當晚生產的貨物在天亮之前全部從制假窩點轉移到外面倉庫,現場不留任何痕跡。“就算是窩點被發現,存貨數量很有可能達不到立案追訴標準。”偵查員說,該團伙售假活動大部分采取貨證分離方式,銷售憑證都是貨到后通過快遞方式送達買方,這給假冒商品銷售數量的確定造成較大困難。
此外,專案組發現,此類案件中,假冒商品的購買方由于擔心承擔責任(如重大責任事故、安全生產責任等),以及擔心因購買的假冒商品被查扣而蒙受經濟損失等原因,一般在明知商品為假冒或者發現商品系假冒后,大多不愿向生產廠家反映,不向公安機關報案,即使被發現也不愿積極配合。
這也給案件偵辦中假冒商品銷售渠道及終端的發現及確定造成了困難。
即便這樣,于洪警方最終還是將這一龐大犯罪網絡打掉,涉案金額達3000余萬元。目前案件已成功收網,各地刑拘犯罪嫌疑人十余人。
挖來原廠辭職人員造假
隨著團伙主要成員落網,其制假售假的全過程也鋪陳開來。
偵查員表示,王某案件的犯罪手法是典型的“借雞生蛋”模式:為了制作假冒的知名管材,王某從這家企業挖來了辭職的技術人員李某,月薪過萬,是以前的兩倍左右。李某向王某提供印在PPC、PVC、PAP等管材的某企業商標標識源程序和打碼技術,大量偽造該企業商標標識,偽造出來的商標成品質量較高,即使該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也較難辨別真偽,只能通過假冒商品外部特征以及銷售渠道方面予以辨別。
民警介紹,這家知名企業是一家大型企業集團,目前已發展300余家銷售分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該企業生產的管材是國內知名管業品牌,品牌價值高達100多億元,品牌市場占有率達30%。
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潤誘惑該公司的銷售人員,利用其職務便利打通關節,通過某企業公司開拓多年的成熟的銷售網絡向外銷售其制造的假冒商品,賺取了巨額利潤。
偵查員認為,嫌疑人生產的假冒管材之所以能順利地在全國多個地區大量銷售,完全是因為用戶信賴該企業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
案例
使用假冒品牌分水器損失超百萬
專案組民警表示,為打擊市場上出現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該企業商品的行為,該企業公司組建了專門的打假隊伍。
2008年至今,該企業公司先后在江蘇、上海等地,配合當地公安、工商部門處理了幾十家生產銷售假冒產品的三無企業、上百家經銷商。
多年來,于洪分局經偵大隊加大力度打擊制假售假及涉及企業內部職務犯罪等犯罪活動,也多次與企業管理人員、職工互動,提高企業員工法律意識。
民警表示,以“借雞生蛋”方式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品牌商品的犯罪手段嚴重損害知名企業的品牌聲譽,同時擠占市場份額,造成了企業的損失。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消費者的經濟損失,同時假冒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也會給消費者生活安全帶來隱患:2012年齊齊哈爾一大樓由于安裝的假冒某企業品牌分水器爆裂,導致新安裝的電梯、地下室監控設備全部被水浸泡,直接損失達100余萬元。
上一篇: 中國人一年從食鹽里吃下多少塑料顆粒
下一篇: 塑料期貨超跌反彈 短期利多因素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