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國內聚丙烯規模沖擊5000萬噸的文章燃爆朋友圈,較多的質疑聲從四面八方而來,有聚烯烴從業者不禁發出來自靈魂的追問?哪來的?多大量?何時投?怎么賣!日后聚丙烯會不會重蹈PVC的覆轍,短時間內產能暴增后,需求端力有未逮,從而成為產能過剩的產品?
當然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在擴能不斷推進過程中,聚丙烯行業優勝劣汰也有可能同步開展,一場投產變革之后,強者生存,也難免有人會中途退場。
聚丙烯未來投產產能究竟還有多少?哪個地區更為集中?聚丙烯崛起之路初現光明,下文我們從目前發展機會、發展路徑、產能路徑等發面去解析聚丙烯快速發展的機會。
一、聚丙烯產能快速發展時機
回顧數據積累發現,聚丙烯行業共經歷三次大擴能,圖中數據我們追蹤2011年至今,第一次是煉油及乙烯擴能時代在2006-2008年,第二次是煤化工擴能時代在2014年,第三次在2019-2021年大煉化時代。
十三五期間,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提出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淘汰落后產能,民營企業成為煉化一體化時代的重要參與者與領跑者。以恒力石化、榮盛石化、盛虹化工、東華能源、衛星石化、寧夏寶豐、南山集團等為代表的上市企業進入聚烯烴市場,并試圖進行較大規模的產能布局。資本市場開始更加關注聚烯烴行業。中低油價給煉化企業帶來廉價的原料,疊加技術、人才儲備,民營企業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既節約運輸成本,又使的裝置利益最大化,同時將企業運營風險分攤至自上而下的多個產業層次。
聚烯烴行業已成為眾多石化青睞的對象,受到國家政策支持鼓勵及強勁的下游需求推動,2019年迎來聚丙烯行業第三次投產高峰期,上半年已投產的裝置包括大連恒力、內蒙久泰,下面仍有浙石化、東莞巨正源、中安聯合、大連恒力二期、寧夏寶豐等數套裝置投產,預計年內新產能將突破2600萬噸高位,中長期看,聚丙烯將在新的產業時代舞臺之上,呈現崢嶸之勢。
二、聚丙烯行業發展契機
1、消費升級推動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速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國際貿易發展等對聚烯烴需求的總體支撐,以及國民高質量生活、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性需求提升,生育政策放開、人口老齡化、醫療需求增加等都刺激高品質聚烯烴樹脂需求增長。聚烯烴在新材料、汽車輕量化、綠色建材、醫療器械、食品級包裝、電子電器小型化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我國聚烯烴產品消費量逐年提升。
2、中國 “一帶一路”政策推進
“一帶一路”所帶來的能源供應、國際貿易、資金支持、以及刺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塑料工業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中國是世界塑料工業第一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一帶一路通過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提質增效來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一帶一路”投資建設合同集中在能源、運輸、房地產和金屬行業,占總價值的89%;其他行業包括科技、農業、化學、娛樂、公用事業以及金融等。而塑料屬于能源行業的下游產品,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塑料的影子,將提振終端需求的總量,因此無論是從上游成本還是下游需求,對塑料行業來說都是有利的。川藏鐵路、渝昆高鐵、滇中引水三個超級工程,以及各城市地鐵批復等等,基建的發力,對聚烯烴管材、注塑的需求都將有提振。
3、國內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在當前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塑料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石化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鏈長,與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國防軍工密切相關,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化學工業的大國,主要的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并不是化工的強國,高端產品發展滯后,通用產品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供應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結構和綠色發展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與此同時,隨著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行業發展面臨更多的挑戰,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行業解決現有的矛盾,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的唯一出路,為此,石化化工行業要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十三五”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相關規劃,我國工信部和發改委、科技部和財政部發布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重點支持高端聚烯烴行業發展,著力推進材料生活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突破材料性能及工藝技術,優化品種結構,提高質量的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隨著“一帶一路”沿海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基礎化工原料和產品的需求將快速的增長,為中國化學工業裝備技術和服務等走出去開展更大范圍國際產能合作創造了機遇。
4、聚烯烴自身產業升級
隨著越來越多裝置的陸續投產,通用料成為必爭之地,盡管通用料下游消費體量較大,,但產能快速提升帶來的供應增量,同質化競爭加劇,恐將引發市場轉入價格競爭,與其低位搏殺不如目標精準,擴大單項優勢,引領行業龍頭發展。在產能快速增長的時代,作為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企業正努力的改變原先的產業格局,用自身的技術創新改變單個產品過剩的局面,持續擴充自身單項實力,規模的擴大必然帶來話語權的提升,行業龍頭或將在諸多企業競爭與擴充過程中,逐漸顯現!
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轉變生產方向,目前逐漸往低VOC車用聚丙烯樹脂、高透明聚丙烯、高熔體強度聚丙烯、丙丁無規共聚聚丙烯、高光澤家電用聚丙烯,高熔指、高結晶、高抗沖聚丙烯樹脂、長玻纖增強聚丙烯、三元共聚聚丙烯、抗菌聚丙烯等方面發展,盡管進程略顯緩慢 ,但整體處于穩步推進之中,符合中國聚烯烴產業升級發展需要,未來更加注重高端化、差異化、多元化產品開發創新。
5、移動互聯網、外賣平臺及網上購物帶來消費激增
移動支付和網購消費習慣進一步滲透,電商發展帶動了包裝膜、氣泡膜、大泡沫等材料的需求,同步支撐聚烯烴下游穩步前進。
據不完全統計,聚丙烯餐盒市場占比應在60%-70%,隨著外賣需求增加,聚丙烯餐盒需求與日俱增,餐飲外賣正是中國聚烯烴消費需求的主力方向。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提供的數據,三大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左右。若按照每單外賣使用1個塑料袋、2個外賣餐盒、1雙一次性筷子計算,則三大外賣平臺每天消耗2000多萬個塑料袋、4000多萬個外賣餐盒,以及2000多萬雙一次性筷子。每天所用餐盒摞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按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鋪滿168個足球場。外賣餐飲業也成為我國塑料用品的一大新用戶,食品包裝是塑料包裝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具體應用的塑料包裝產品形式繁多,起著分裝、保鮮、提升產品外觀的作用。近年來,中國食品制造行業規模持續穩定增長。
6、2018年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環保壓力下再生塑料需求萎縮,一系列政策變化外延了聚烯烴新料市場空間。
廢塑料可替代除了食品級、醫藥級等特殊制品以外的其他塑料制品,2017年我國提出“禁廢令”后,廢塑料年度進口600-800萬噸的進口時代終結,2018年以來國內廢塑料進口量基本歸零,隨著全面禁廢的逐漸實施,中國廢塑料企業外遷,全球大部分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市場,廢塑料需求逐漸回歸新料領域,增加聚烯烴新料市場空間。但是產能快速擴充,加之照搬國內無序化生產,目前已超出東南亞環境負荷能力,越南、馬來、泰國等國家紛紛提出禁廢政策。“禁廢令”對原生料需求仍有促進,但影響力逐漸減弱。
三、新增產能選址優勢分析
新增產能裝置多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這里擁有全國最大的石化產品消費市場,同時也是最大的原料缺口市場,下游行業發展對原料依賴程度較高。
因市場需求巨大,且現有煉化企業加工能力遠不能滿足需求,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圍繞沿海一帶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該部分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擁有水陸空交通優勢,既靠近市場消費區域又靠近港口,方便源頭原材料進口,可優化資源配置,大大減少原料和成品外輸運距,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因此項目建設從滿足市場到優化資源布局方面優勢明顯。
四、新裝置生產工藝路線選擇
中國工業化的乙烯生產技術有蒸汽裂解、煤/甲醇制烯烴(CTO/MTO),丙烯生產技術有PDH,MTO、MTP、蒸汽裂解等。采用的生產原料主要包括原油、煤炭、甲醇、丙烷等。未來,中國沿海及長江流域將進口美國乙烷,用于乙烷裂解制乙烯裝置。同時,新的工藝技術已嶄露頭角,包括合成氣直接制烯烴、天然氣制烯烴等,為中國乙烯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選擇。
不同的原料和生產工藝,烯烴的產率各有不同。乙烯行業,以乙烷為原料,裂解得乙烯產率最高,可達80%;以甲醇、煤炭為原料,經過MTO路線制得的乙烯和丙烯的產率之和較其它路線高;以石腦油、汽油等為原料裂解生產乙烯的產率并不高,但副產品較為豐富。丙烯行業中,以丙烷為原料,丙烷脫氫產率最高,其次是MTP,同樣,經過MTO路線制得的乙烯和丙烯的產率可靈活調整;烯烴原料多元化和創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將進一步提高產品成本競爭力,促進石油化工產業升級。從最終產品來看,MTO符合多元化原料市場發展要求,其產品比例可根據市場調整,具有良好的市場靈活性,長期看與蒸汽裂解可分庭抗禮。
由于投產區域不同,工藝選擇各不相同,內地新型煤化工、沿海原油新煉化、輕烴資源利用等項目均在規劃籌建或施工階段。華南大區已成為全國主要的聚丙烯生產基地,未來也是新裝置集中投產區域,項目的持續上馬將減少聚丙烯對外依存度,有效改變聚丙烯市場供需格局,降低運輸成本同時帶動下游塑料加工企業的發展,下面我們就華南大區投產裝置進行簡單匯總分析:
五、華南區域未來投產企業分析
備注:表中新投產裝置為日常跟蹤整理,如有遺漏歡迎告知進行補充。
未來華南大區將以大哥身份問鼎全國,行業目光再次聚焦。從規劃現狀來看,華南大區將憑借產能規模優勢,成為全國聚丙烯行業產能富集區域;同時,華南地區所規劃的聚丙烯產能,多數為一體化裝置配套或者新興路線配套終端產能,在成本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且華南出口至東南亞地區,存在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若華南大區規劃的聚丙烯產能如期投放,將具備產能、成本、區位三大優勢。華南大區,具備成為聚丙烯行業區域龍頭的重點潛質。
上一篇: DOP價格震蕩上漲 增塑劑行情回暖
下一篇: 貿易戰再次上演 POM市場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