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關系仍趨向緩和。據央視報道,25日晚,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確認就美方進口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鯰魚產品監管體系等效以及中方解除美國禽肉對華出口禁令、應用肉類產品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等達成共識。雙方牽頭人將于近期再次通話,在此期間工作層將持續抓緊磋商。
另外英國硬“脫歐”的概率越來越小。有市場人士指出,盡管全球宏觀環境惡化,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超市場預期的態度轉向,積極的貨幣政策有望刺激資本市場定價上揚,中美貿易戰暫緩、英國“脫歐”形勢愈加明朗,都顯著提升了市場風險偏好,短期內全球股市有望延續上行趨勢。
的確,中美經貿關系牽動全球,緩解兩國貿易沖突,有利于中國,有利于美國,也有利于世界的繁榮與和平。中美仍有很多分歧,近期談判中,中美形成了分階段解決分歧,讓成果逐漸遞進累加,最終促成全面協議的現實主義做法。雙方談判逐步爭取形成新的成果,逐漸為兩國簽協議鋪就臺階。
中美貿易紛爭階段,業者也就此對塑料市場的影響做了分析,整體而言,塑料業者統一的認知是中美貿易戰期間,對中國原料市場影響有限,但對下游需求或形成壓制。其主要原因為,美國PE原料銷至中國的占比有限(2018年美國PE進口量占中國PE總進口量5%),中國乃至國際其它國家塑料原料供應充足,中國原料企業比較容易找到替代牌號。而對需求端而言,中國塑料制品約有20%左右需要出口,而在出口的渠道中,銷至美國的占比約有30%左右。
那么在2019年前三季度,面對趨于常態化的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的PE原料進口量及塑料制品量、出口量有什么變化呢?
通過以上圖示可以看出,盡管年內來自美國的PE原料同比縮減,但PE總進口量維持較大漲幅,至9月,PE進口總量較2018年同期增長17.6%,預計至年底,這一增幅將維持在16%-17%的水平。
需求方面,1-9月中國塑料制品產量及出口量均維持增長。其中1-9月中國塑料制品產量同比增幅在4.1%;塑料制品出口量在貿易摩擦的反復中亦因部分搶出口維持了較快的增幅。
綜合而言,前三季度,面對趨于常態化的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的PE原料進口量、塑料制品產量及出口量均維持了增長,而且實際上因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塑料制品出口總量的影響實際上并未如大家前期預測那般悲觀。若中美貿易摩擦全面緩解,全球經濟環境壓力或有所緩解,而且中國塑料制品企業在部分出口訂單上或有進一步機會,但從年內貿易摩擦期間跟蹤數據來看,此部分需求對中國塑料制品影響力度或有限。盡管中美緩和有利于經濟環境向好,但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疊加環保等大環境因素影響,下游需求的提升情況尚值得進一步關注。
從原料供應端來看,2019年來自美國的PE進口量有所減少,然美國PE產能已經遠超本土需求,疊加近年美國輕烴裝置的投產,美國PE原料價格低廉且有較強的出口需求。從中國&美國各品種價格對比來看,美國PE原料較中國市場價格有較明顯的優勢。若中美貿易實現全面協議,美國PE原料貨源或更多的銷售至中國市場,而偏低的價格或將對中國PE原料價格形成進一步壓制。
上一篇: 聚丙烯粉料行情回顧簡析
下一篇: 10月30日國內聚丙烯裝置生產情況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