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的疫情打亂了國內生產和生活的節奏,多數生產企業開工推遲、人們安居家里消費減少,但是疫情終會過去的,生產企業還會繼續向前發展。2019年規模以上塑料制品產量創新高,出口量保持增長、利潤遠遠好于上游原料。
一、 塑料制品產量走高有利于塑料供應鏈
2019年規模以上塑料制品企業產量創新高,在經歷了兩年產量走低之后,塑料制品產量加速,有利于整體行業景氣度的提升。
如圖所示,2010-2019年規模以上塑料制品產量統計數據,2016年產量達到7717.2萬噸,達到了一個新高,之后2017和2018年連續兩年下降,分別為7515.5萬噸和6042.1萬噸,主要原因有中美貿易戰影響,不過從數量上看,塑料制品出口絕對數值是增加的,只是增速減緩。2019年塑料制品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8184.2萬噸。
2020年開年就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目前疫情尚未徹底結束,特別是在全球開始擴散,對全球經濟影響不能確定。國內經濟在第一季度下行,塑料行業同樣難免。從全年看,中美貿易的緩和,塑料下游的需求不會丟失,只是推遲而已。預計2020年塑料制品產量會與2019年持平。主要影響有“禁塑令”政策、中美貿易政策存在的變數。
二、 塑料制品出口會支撐塑料行業走好
塑料制品出口交貨值在2019年年初同比增長外,下半年持續的負增長,全年出口交貨值3730.2億元,同比增長0.2%。從海關統計出口數量上看,出口數量持續增長。
塑料制品出口交貨值從出口金額上看,持續走低的,表明其價格走低幅度大于了出口數量。
從塑料制品出口數量上看,絕對數量維持增長,環比的增速有所降低。2018年塑料制品出口1312萬噸,環比2017年增幅12.3%,2019年塑料制品出口1423.6萬噸,環比2018年增幅為8.5%,環比增幅降低。這還是在中美貿易戰比較激烈的兩年,塑料制品出口仍舊保持了不錯的增速,韌勁十足。
三、塑料制品行業利潤尚好會支撐塑料原料價格
2019年橡膠和塑料制品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2%,全年看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呈下降的走勢,2017年以來一直延續下降態勢。而營業利潤上看,2018年利潤總額同比增幅3.8%,與2017持平,而2019年營業利潤同比增幅達到12%,顯然2019年好于前兩年。收入走低,利潤向好,在于塑料制品行業購進原料價格的持續走低,成品銷售價格波動幅度遠小于原料不大,兩者相抵構成利潤走高,從利潤角度看,2020年塑料制品的利潤將有利于塑料原料的價格,給予原料價格一定的支撐力度。
四、全球團結協作 塑料行業方能前景可期
這周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全球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產業鏈會受到短時中斷的傷害,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全球團結協作共同應對新冠疫情,主要經濟體應及時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助力經濟早日走出低谷,避免衰退下去。
中國正采取應對疫情防控措施,一邊積極復工復產一邊積極防控疫情;政策上大力支持經濟發展,通過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金融支持等多重手段,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目前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良好,小企業復產面臨較大的困難。
截止24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從亮表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鋼鐵企業復工率為67.4%,有色金屬企業復工率為86.3%。口罩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10.3%。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二級巡視員舒朝暉表示,企業規模越小,復工率越低,我部對240萬戶使用云平臺和電商平臺的中小企業進行監控,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只有30%左右,是一個比較嚴峻的事情。各級地方中小企業的管理部門,要按照風險等級管理原則,創造條件,幫助中小企業分類分批復產。
全球經濟增速走低,處于弱復蘇周期,全球疫情將加劇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系統性風險引導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持續大幅走低,強避險情緒引導投資者賣出風險資產,大宗商品短期內保持弱勢。中國制造業處于去庫周期,塑料行業原本處于去庫周期末期,由于疫情擾亂,去庫周期延長,疊加疫情擴散對全球影響加大,塑料行業要走低低谷仍需時間,道路是曲折的前提仍舊光明。
上一篇: 丙烯:近期進口市場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
下一篇: 高位庫存壓力尚存 PE市場心態仍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