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冠肺炎外圍疫情的擴散導致的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和原油需求的繼續降低的預期,恐慌情緒主導了大宗商品走勢,其中原油持續大跌創2018年底以來的新低、美國等發達國家股指紛紛大幅走跌,避險情緒急劇升溫導致黃金再創新高8年來新高,聚烯烴市場跟隨原油價格波動,繼續下行尋底。
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將加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
從中國疫情的每天新增數字遞減,治愈出院2000人以上,遠大于新增的400-500人,目前看中國很好的控制了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正全力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復工復產之際,中國之外,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蔓延,讓人始料不及。其中第二大疫情區韓國確診人數上千。截止2月28日上午9點半,中國確診人數78959位,疑似人數2308位,治愈36157位,死亡2791位。韓國確診2022位、日本確診919位(含鉆石公主確診705位)、意大利確診655位、伊朗確診270、新加坡確診93、美國確診60、德國48、泰國40;除中國網,全球合計4430位左右,涉及51個國家。
新冠疫情在短期內影響中國主要貿易伙伴和相關市場情緒,轉移為即將率先沖擊供應鏈,接著是全球供需,并且恐慌將會持續更久的情況。全球經濟增速的下降對應著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需求的同步下降。IMF已經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速,二十國集團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估計,由于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增長率下降約0.4%,世界經濟下降約0.1%。
二、全球疫情擴散促使原油等大宗商品加劇下行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正迅速傳播全球,在接下來的數周內,將會看到許多跨國公司陸續對供應和需求鏈的中斷表示擔憂,而中國即將公布的2月份數據,多半將會展現出景氣度下降,數據指標同比走低,目前還難以估計受損的嚴重程度。小企業和微企業受損于資金流動性,或許導致很多小企業遭遇一次“寒冬”。
新冠疫情擴散的恐慌導致追求避險產品,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而黃金持續走高創了8年來新高,沖破1600美元/盎司。WTI原油跌破50美元/桶,繼續下行跌破了48美元/桶,繼續跌下跌,接近45美元/桶,恐慌情緒還在蔓延。甚至于周三和周四相繼公布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好于預期,也只能使得油價曇花一現般反彈一下而重歸于下行。
截止2020年2月28日上午收盤,原油、PP和PE期貨指數同比跌幅基本都在20%以上。特別是國際原油領跌大宗商品,國內大宗品全盤皆綠,無論是工業品還是農產品,都繼續承壓下行。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再現。
三、新冠疫情下聚烯烴走出低谷需要時間
國內疫情的好轉抵不過全球疫情擴散引發的擔憂和恐慌,目前新冠疫情仍是大宗商品做空的主要邏輯,需求下滑,短期內尚未修復,需要繼續跟蹤和觀察行業復產進程,整體的商品恢復情況,產業鏈修復情況。從聚烯烴產業鏈角度看,生產特點不同,聚乙烯和聚丙烯作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產品,生產裝置大,基本上保持高負荷連續生產才能體現規模效益,疫情對生產影響并不大,關鍵的影響是下游產品,塑料制品種類分散數目眾多,中小企業較多,部分產品加工復雜,停車開車相對自由,一般都是旺季高開工淡季降負荷或者停車。其次,目前下游開工雖有恢復,但是力度仍舊不夠。特別是作為產業鏈上下游橋梁的物流行業,目前由于企業對疫情擔憂,不愿承受高風險的復工,復工并不理想,存在復工不復產的現象。
中國疫情的拐點將不是真正的拐點,只有全球疫情的拐點才是真正的拐點,那時聚烯烴走出低谷才有基礎,這無疑再一次增加了不確定性,至少是延緩時日。去庫道路漫漫,至少我們要有信心。
上一篇: 高位庫存壓力尚存 PE市場心態仍偏緊?
下一篇: PE華南地區:價格窄幅整理 交投氣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