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防控基本處于收官階段,在國家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速,內需也將逐步回升,這將帶動各個行業盈利增速走出年初的低位。目前看海外疫情仍處于蔓延的趨勢中,第二季度外需將出現大幅的下行,這會限制各個行業庫存和利潤的改善,在原油價格大幅下行并保持低位PPI 短期也將保持在通縮區間,依然將保持弱勢。其中對外需依賴度高的行業,短期內盈利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塑料行業庫存周期仍將延長。
一、工業企業庫存增加 加劇延長去庫周期
工業企業庫存周期上看量增價減,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下降,存貨和產成品庫存同比大幅上升。說明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去庫并不暢通,反而由于庫存積累較大,抵過了價格下降,導致原料和產成品庫存同比增加。
工業企業PPI和產成品庫存上看,價格同比下降,而產成品庫存同比大幅上升。進入了量增價減態勢。
二、企業虧損增多 走出寒冬仍需時日
工業企業虧損增多,2020年2月份36%企業虧損,同比去年增加32%,該數值在歷年數據中較高。1-2月份國內疫情最為嚴重,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同比減少6.4%,折合1500多萬人。制造業虧損企業同比增加33.2%,也是歷年新高。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虧損企業同比增加33%,橡膠和塑料制品業虧損企業同比增加40.2%。橡塑制品業虧損比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虧損增幅之差擴大為正值,2019年一直維持塑料制品業虧損企業增幅少于化學原料和制品業,這表明這次國內疫情對聚烯烴下游塑料制品業影響大于原料。
三、塑料原料和制品端庫存周期趨同 原料端壓力增大
2020年2月份,化學原料和制品業存貨和產成品存貨同比由減轉為增加,營業收入和利潤則延續同比減少的趨勢。在去庫周期下,突發的疫情打亂了周期節奏,主動去庫臨時性跳到被動增庫上,在國內疫情逐漸控制和見好之際,境外疫情帶來的整體經濟需求下降,將會繼續沖擊國內化學原料和制品業。具體數據上,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1%,利潤總額同比減少66.4%,存貨同比增加4.8%。產成品同比增加13.6%。
2020年2月份,橡塑制品業存貨和產成品存貨同比由減轉為增加,跟化學原料及制品業不同的是,橡塑制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原本同比增加的態勢,2月份一舉轉為同比減少,可見疫情對聚烯烴的下游影響之大,對化工原料及制品業來說疫情是加劇了利潤下滑,而對橡塑制品業來說,原本同比盈利增加的大好局面轉為虧損,原本可以從制品到原料傳導,給聚烯烴原料以支撐,目前看,這個支撐已經遭到破壞。聚烯烴制品的悲觀態勢,傳導和掣肘到聚烯烴原料的悲觀。具體數據上,橡塑制品業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6.3%,利潤總額同比減少55%,存貨同比增加0.7%。產成品同比增加6.4%。
2月份汽車制造業存貨、產成品、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都是走低態勢,跟塑料原料和制品業表現不同,顯示處于庫存周期不同。利潤降幅較大,同時庫存降幅并不大。后期,隨著疫情好轉,國家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出臺,汽車制造業有可能最早走出去庫周期。
2月份電器造業存貨、產成品同比增加,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都是大幅降低,作為直接面向局面的耐用消費品,利潤同比大幅走低說明疫情對消費影響之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國內逐漸可控和見好之際,國外則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加劇了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甚至可能超過1929、2008這樣的經濟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全球經濟是一艘大船,盤根錯節相互關聯,特別是中國是出口大國,一枯具枯。塑料行業僅憑國內供應鏈恢復還不能走出艱難的“沼澤地”。
上一篇: 一季度ABS市場回顧與二季度展望
下一篇: PC穩步下跌 后市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