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仍未看到拐點,中國努力復工復產,在內需走上逐漸恢復之路,卻偏遇外需極其不給力。全球經濟的大船直面疫情肆虐,宛如遭遇狂風暴雨,還需中國來做舵手引領向前穿過暴風雨。疫情不止,經濟就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大宗商品仍需謹慎對待。聚烯烴市場分化,聚丙烯的狂躁上漲,PE的跟風,都將會回歸理性,回歸基本面指引。
截止4月15日中午,全球212個國家(地區)累計確診新冠病例199萬人,死亡12.7萬人,美國累計確診61萬人,累計死亡2.9萬人,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累計確診都在10萬人以上。海外疫情發展勢頭仍舊兇猛,整體來看,全球疫情還尚未出現拐點。
一、海關進出口數據不溫不火 尚未反應海外疫情影響
海關總署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1.4%,進口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人民幣,減少80.6%。3月當月,外貿進出口同比只降低0.8%,出現明顯回升。
塑料制品出口同比持續走低。2020年3月份累計出口塑料制品388.3 億元,1-3月份累計出口塑料制品958.2億元,同比降幅6.9%。由于1-2月份數據合并,3月份數據較1-2月份均值還是有所增加的。
2020年3月份初級形狀塑料進口308萬噸,1-3月累計進口827.6萬噸,累計進口同比降幅3.7%,累計進口金額771.5億元,同比降幅11.3%。由于1-2月份數據合并的,3月份數據較1-2月份均值還是有所增加的。
初級形狀塑料進口月均價看,維持持續走低的態勢。這也切合目前國內外塑料行情。隨著本月國內聚烯烴價格迅猛上漲,進口窗口打開,后期或許進口會增加。
二、各個工業PPI持續走低未顯拐點 坐等疫情好轉
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同比和累計同比均繼續走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上月降幅1%,同比去年降幅1.5%,累計同比降幅0.6%。
3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PPI同比降幅5.3%,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業PPI同比降幅1.4%;環比上月降幅1.4%和0.5%;1-3月累計上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PPI同比升幅0.9%,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業PPI同比省升幅0.2%
3月份,合成材料制造業PPI同比降幅9.6%,塑料制品制造業PPI同比降幅1.9%。
從上游原料端看,3月份,石油、煤炭和電力工業PPI同比持續走低,其中石油工業PPI同比去年降幅12.1%,煤炭工業PPI同比降幅4.9%,電力工業PPI降幅最少,同比降幅1.9%。
從下游終端看,電線電纜工業PPI同比降幅3.9%,家電工業PP同比降幅2.4%。電線電纜和家電行業的剛性需求在疫情之后還是會有所恢復的,需求是可逆的。
汽車整車制造工業PPI同比去年降幅0.1%。其PPI同比走勢呈上行態勢,盡管疫情嚴重影響第一季度汽車消費,但是價格基本觸底,后續隨著國家進一步推出汽車消費政策,還是有望早日走出低迷態勢。
三、OPEC+歷史性減產協議仍不足以抵抗疫情導致的需求下降
經過三天的努力,兩場超時會議,全球產油國已經達成了共同減產,維持油市供需平衡的共識。4月13日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中,與會各國同意將墨西哥的減產份額降至10萬桶/日,至此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減產協議分為3個階段。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減產770萬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減產580萬桶/日。減產協議將在2022年4月30日到期,但將在2021年12月評估該減產協議的延長問題。市場關心的減產基準問題,沙特和俄羅斯兩國的減產以1100萬桶/日為基準,其他國家則以2018年10月的產量為基準。在首輪減產的970萬桶/日中,沙特和俄羅斯各減產250萬桶/日,占到減產總量的半數以上。歐佩克以外的國家將減產400-500萬桶/日。歐佩克+表示將在2020年6月10日召開視頻會議,確定進一步的行動以平衡油市。將在2021年12月評估當前減產協議的延長問題。
但OPEC+減產協議的達成并未馬上促使原油價格上漲,一是目前協議下的減產量并不足夠彌補需求的下降。市場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原油的需求下降約2000萬桶/日。參考國內1-2月情況進行了全球石油需求預計,疫情發酵期間全球原油需求約下降1800萬桶/日。OPEC+減產970萬桶/日,尚不足以彌補需求的下降,需要其他主產油國共同參與減產,但被市場給予希望的G20(二十國集團成員國)能源部長會議并未明確提出減產,石油市場依舊面臨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二是減產執行時間問題,由于首輪減產將在5月份進行,4月份市場上依舊面臨供應嚴重過剩、石油儲存能力不足的壓力。因此,減產協議的達成為4月份油價大概率處在筑底階段提供了可能,但不排除進一步走低的情形。減產協議靴子落地帶來了油價大概率底部筑底的可能,油價回升尚需另外一只靴子落地,即全球新冠疫情被有效控制帶來全球原油需求的回升,這也只是時間問題,關鍵是在幾月才能被有效控制。
5-6月份,隨著OPEC+主動減產以及一些高成本產油國被動減產,預計油價存在弱反彈行情;若全球新冠疫情在6月底得到有效控制,以及OPEC+繼續按原計劃執行7-12月減產770萬桶/日的目標,且執行情況良好,油價在下半年將會繼續上漲,但在全球經濟疲軟背景下預計上漲空間有限。
石化行業受新冠疫情影響最為直接的是成品油(占到原油加工量的60%),1-2月我國成品油產量、表觀消費量分別同比減少778萬噸、924萬噸,降幅達到13.1%、17.6%,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而且該部分損失主要系交通出行下降影響所致,是不可逆的需求損失。其他石化產品,如聚丙烯、聚乙烯、對二甲苯等,其衍生產品主要應用在農業、汽車、家電、紡織等下游剛性需求領域,新冠疫情雖階段性影響需求,但該部分損失基本是可逆的,需求有望隨著疫情有效控制后得以修復。綜合來看,全球新冠疫情若在5-6月份能夠得以有效控制,我國石化行業因需求下降受到的整體影響有限。
繼昨天聚烯烴期現價格雙雙回落外,今天加劇回落。其中PP2005合約更是跌停,較昨收回落500多點。L2005合約較昨收回落90點。L2009合約臨收盤翻紅,PP2009合約低開走高后回落,較昨收降67點。聚烯烴現貨價格也不同程度的回落,漲的猛的PP回落的幅度也較大,跌幅在1000元/噸以上。
繼昨天神華煤化工系列聚烯烴競拍出現流拍外,今天流拍情況加劇,全國各個地區基本流拍,成交極少。其中PP競拍方面,神華寧煤在天津競拍起拍價8400元/噸,全部流拍。神華新疆除了江蘇常州成交幾噸外其它地區全部流拍,起拍價多在8400元/噸。神華榆林僅江蘇常州成交幾噸共聚料K8003,成交價格8300元/噸。PE競拍,只有廠庫6605元/噸有所成交,其它地區全部流拍,其中天津、鄭州和青州競拍起拍價都是6700元/噸。
目前看聚烯烴價格高企下原油價格仍在低位徘徊,聚烯烴在高利潤下,生產企業很難去減少聚烯烴供給量。近期聚PP暴漲成了熱點,口罩炒作風風火火,現貨單日漲幅2000元/噸以上史上少見,期現基差拉大創記錄,還出現粉料價格大大高于粒料。PE跟風上漲,幅度相對小了很多。PP纖維料被炒作,中間商囤貨加劇纖維料炒作氛圍,其他品類則相當受傷。目前BOPP和塑編等因為PP原料價格上漲幅度太大利潤受到擠壓開始停工,環氧丙烷等也受影響。隨著各地整頓假熔噴布,PP纖維料熱度或會冷卻。聚烯烴市場也將回歸理性。
上一篇: 受IEA月報利空結論打壓 WTI盤中一度重回十數年低點
下一篇: 高融注塑能否繼續提振聚乙烯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