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巨大沖擊,需求急劇下降嚴重削弱全球貿易狀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船上沒有那個國家能獨山起身。中國率先戰勝疫情,經濟上支撐全球經濟復蘇,是全球經濟的壓艙石。目前全球經濟復蘇已經在路上了,全球國家團結共進方能共同扛起經濟前進的大旗。
最新的數據,歐美主要國家的PMI數值好于預期,其中美國 5 月 Markit 制造業 PMI 初值 39.8,好于前值36.1和預期36.5。歐元區5月制造業PMI初值前值33.4,預測值38,公布值39.5;法國5月制造業PMI初值前值31.5,預測值36.1,公布值40.3;德國5月制造業PMI初值前值34.5,預測值39.2,公布值36.8;英國5月制造業PMI初值前值32.6,預測值36,公布值40.6。這表明發達經濟體目前最為嚴重的經濟沖擊在 4 月份,邊際上經濟此后有所好轉。但是實體經濟雖說已經過了最弱的階段,復蘇的節奏依舊緩慢。
一、疫情下的外需 外貿短期難以恢復到疫情前
5月20日,國際貿易組織發布的WTO貨物貿易晴雨指數,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破壞了全球經濟,2020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可能會急劇下降。該指數目前為87.6,遠低于100的基準值,這表明進入第二季度的世界貿易將急劇收縮。這是自指標于2016年7月推出以來的最低記錄。
目前的數據顯示了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階段,尚無貿易跌勢觸底的跡象。該措施與WTO在2020年4月8日發布的貿易預測相一致,后者估計,根據大流行的持續時間和政策反應的有效性,世界商品貿易到2020年可能下降13%至32%。
其中的分項指數,前瞻性出口訂單指數(83.3)的急劇下降表明短期內貿易疲軟將持續。集裝箱運輸指數(88.5)和航空貨運指數(88.0)的下降反映了對貿易商品的需求疲弱以及抑制新冠疫情的努力引起的供應方限制。
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全球需求下降,外貿景氣度同步下降外,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涌動,都將不利于全球貿易的改善。
我們從4月份橡膠和塑料制品出口交貨值情況上也可以看到,4月份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較3月份有所擴大,顯示4月份出口邊際改善不如3月份。
新冠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需要繼續跟蹤出口數據情況,后期能否持續改善尚不確定。
二、內需情況看 需求恢復慢于供給
國內企業復產復工情況繼續向好,基本正常。最新工信部公布的復產復工情況:截至5月1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職工復崗率分別達到99.1%和95.4%,基本達到正常水平,其中全國中小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1%。對于聚烯烴企業來說,基本上是大煉化規模,疫情對開工影響并不大。
疫情影響消費支出 消費信心尚未恢復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如圖所示可以看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情況下,人均消費支出同比下降幅度更大。新冠疫情這種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性嚴重影響生產和生活,人們有必要提高預防心理,因此消費縮減。
同樣我們可以看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速差上升,而儲蓄占收入比大幅上升,顯示消費下降,人們更多的去儲蓄而不是去消費。
三、聚烯烴市場仍將受制于宏觀面和基本面
WTI受原油供需面改善持續情況仍將受到疫情發展情況影響。原油減產方面,美國企業自發的減產能否持續還是問號,只要油價上漲滿足企業開工需要,開工率自然會提升,將壓制油價上行。國際原油在周五大跌(5月22日亞盤時間),7月WTI合約最高從34美元跌到最低30.72美元,震蕩到32美元。據悉是上午人大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沒有提出2020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由此引發新冠疫情沖擊將繼續壓制中國燃料需求的擔憂。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聚烯烴市場短期受到宏觀面改善,國際原油供需面改善,市場情緒向好帶動,聚烯烴市場偏強上行,繼續沖擊前高。但是關鍵阻力位將面臨基本面現實的壓力。預計宏觀最糟糕時候已經過去,第二波疫情可能性不大,聚烯烴期貨在3月底的基礎上筑底。后市并不特別悲觀。短期遇阻會有所調整,后市還有繼續前行。
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人民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金融支持與風險防范兩手抓,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實現剩余貧困人口、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研究建立支持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抓好金融扶貧政策落實落細,強化扶貧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提高這些地區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得性。二是加大產業扶貧金融支持力度,幫助貧困地區培育和發展扶貧產業,推動金融支持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金融支持。三是促進金融扶貧可持續發展,加強貧困地區信貸資產質量尤其是扶貧小額信貸的監測,及時提示預警,防止出現“因貸致貧”。四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支付、征信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鞏固提升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水平。五是做好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縣域法人金融機構服務農村和貧困地區的能力,系統總結宣傳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開展2020年后續政策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上一篇: 美股指期貨開盤上漲
下一篇: 政策性引導PP漲跌 港口庫存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