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突如其來破壞了商業運行的周期,各個經濟體步調不一,疫情持續時間并不確定,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破壞性和不確定性。中國最新公布的工業企業效益數據,顯示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良好,在上月由于疫情影響,工業企業庫存周期“異化”,臨時重回被動累庫,出乎意外的是4月份快速切換回歸正途,重新回到了主動去庫。聚烯烴身在其中,同樣切換回歸到主動去庫周期,這無疑是最現實的對后市極大的利好,遠超過其他的未必能實現的預期的利好。
一、制造業重回主動去庫周期 聚烯烴領先一步
如圖所示,1-4月份,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47764億元,同比降幅10.3%,實現利潤總額10269.5億元,同比降幅26.8%,存貨114580億元,同比增幅6%,產成品43104.9億元,同比增幅10.5%。
如圖所示,中國制造業企業庫存4月份掉頭下行,與制造業PPI同步而行。由之前疫情影響的被動增庫轉為了主動去庫。意味著庫存周期重新回到正常渠道。
如圖所示,4月份合成材料PPI持續走低(代表了聚烯烴價格),而化學原料和化學制造業庫存由于疫情帶來庫存增長(代表了聚烯烴庫存),轉為掉頭下行,同樣進入了量價齊跌的主動去庫小周期。
4月份塑料制品PPI持續走低,而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業庫存同樣轉為掉頭下行,同樣進入了量價齊跌的主動去庫小周期。
具體數據,1-4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7951億元,同比降幅13.3%,實現利潤總額664.1億元,同比降幅48%,存貨6378億元,同比增幅1.4%,產成品2962億元,同比增幅10.5%。
1-4月份,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實現營業收入6567億元,同比降幅13.3%,實現利潤總額306.2億元,同比降幅11.9%,存貨2796億元,同比增幅1.3%,產成品1290億元,同比增幅8%。
另外,聚烯烴上游石化原料上看,仍然處于被動累庫周期,特別是原油原料,被動累庫情況下,對于聚烯烴來說,有利于采購相對便宜的原料,有利于利潤的恢復。目前看,聚烯烴庫存周期稍微領先其上游原料,與下游段塑料制品周期同步。
二、疫情沖擊下周期恢復需要時間 聚烯烴走過最低迷茫階段
新冠疫情這種世上罕見的災害,沖擊全球經濟需求,歐美經濟陷入衰退。外來的自然災害、突發的大流行疫情等因素可以破壞庫存周期,可以終止周期并重新回到剛走過的周期,經濟陷入惡性的循壞。但是經濟的修復,重新步入正軌,卻并不能依靠外力強力修復,更多地是依靠政策和自發修復。衰退的開始和結束并不對稱。新冠疫情可以強迫金融衰退,卻沒有任何同等外力強迫復蘇。復蘇必然由周期力量主導。
中國聚烯烴市場最糟糕時刻應該已經過去了,其回歸到周期的力量,自發修復,外加中國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開始相繼發力,盡管沒有制定今年GDP目標,但是保民生就是保經濟,力爭恢復經濟強大的運行力和發展力,社會和人民生活才能一步一步前行。
三、下一步周期走勢及聚烯烴后市情況
如圖所示,庫存周期的切換,3月還被動補庫,4月份重新進入主動去庫。主動去庫,意味著企業主動調低價格清理庫存,收回流動性。去庫到底后,坐等需求的恢復,由于需求變化較快,適當時機會進入被動去庫。
從聚烯烴來看,4月份進入了主動去庫。可以驗證的是4月份石化庫存維持去庫態勢,在史上罕見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情況下,石化去庫十分明顯,去庫相當理想,明顯低于去年。這也支撐了聚烯烴價格的上漲。注意,此處石化庫存與庫存周期的庫存不是一個概念,但是石化庫存可以與周期進行驗證,兩者共振,更能加強確認周期走勢所處的階段。
如上圖所示,塑料制品PPI和合成材料PI價格同步走低,由于合成材料PPI走低速度快于塑料制品,塑料制品PPI和合成材料PPI的差值擴大,對于塑料制品來說,有利于塑料制品企業利潤恢復,有利于塑料制品企業開工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合成材料后市向好。
從金融屬性看,聚烯烴市場底部已經形成,沒有意外將繼續向好。從周期角度看,主動去庫有利于聚烯烴后市。從投資周期看,聚烯烴擴產高峰期,因此聚烯烴期貨上近強遠弱,可以做正套。而期貨走勢基本上展開新的震蕩上行走勢,或許受外圍市場影響,波動會加大,這個特殊的年份,市場情緒影響不可小覷。
上一篇: 滄州煉化優化生產增產丙烯月增效440萬元
下一篇: 沈陽PE報盤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