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塑料原料的進口和塑料制品的出口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進口端看,聚烯烴進口都有一定的進口依存度,對聚烯烴是供給,而塑料制品出口對聚烯烴意味著是外需,比較兩組數據,可以側面反映供需兩端帶來的影響。
一、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增價降 來源以東亞和歐美為主
5月份進口初級形狀塑料348.7萬噸,同比增長12.1%,2020年以來首次進口同比增加,國外原油為首的的石化原料價格下降,內外價差出現套利空間促使進口增加;進口均價8228元/噸,同比降低18%。
1-5月份累計進口初級形狀塑料1471.2萬噸,同比減少1.3%,累計進口減幅收窄;累計進口均價9039元/噸,同比降低10%。從同比增速上看,與去年還有較大差距。當然原料進口減少,有利于國內市場價格。
如圖所示,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均價呈現持續走低態勢。從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均價上看,自2019年以來呈現走低的趨勢,期間略有反彈,總體下行趨勢不改,2020年5月份更是加劇下行,可見全球疫情大流行對初級形狀塑料價格影響較大。
進口國方面看, 進口集中在東亞、歐美和中東地區。 4月份塑料及制品(主要是塑料原料)進口國別情況看,日本占15%,韓國占比15%,中國臺灣占比11%,歐盟11%,美國9%。中東的沙特5%,阿聯酋3%,伊朗3%。 1-4月份塑料及制品進口情況看,韓國占比15%,日本14%,歐盟11%,中國臺灣10%,美國8%,中東地區的沙特6%,阿聯酋3%,伊朗3%。
進一步細分聚烯烴進口看。聚烯烴累計進口同比減少,而產量都是兩位數的增幅。
4月份進口PP情況:
4月份進口PP總計44.81萬噸,同比增11.27%,1-4月累計進口163.5萬噸,同比減少1.5%。而1-4月份PP產量817.52萬噸,同比增11.6%,新冠疫情下,國內PP產量增幅仍高企,2019-2020年的擴產高峰,去年新上的裝置今年正式啟動的投產,增加了產量。
4月份進口PE總計136.39萬噸,同比減少7.16%,1-4月累計進口522.14萬噸,同比減少4.39%。而1-4月份PE產量647.94萬噸,同比增12.1%。
二、塑料制品累計出口同比首次增長 出口去向仍美國和歐盟為主
5月份塑料制品出口474億元,逐月增長;1-5月份塑料制品出口1872.6億元,同比首次出現增長,為2.1%。盡管與去年的增速比較,還有較大差距,但是在今年這種幾百年不遇的疫情情況下,能夠出現正增速,實屬不易。
從塑料制品出口去向看,與2019年出口去向基本相同,仍舊是美國、歐盟和東盟為主。 4月份塑料制品出口金額情況(5月份數據尚未出來),美國仍舊占據中國塑料制品第一出口大國,4月份出口塑料制品金額美國占據22%,其次是歐盟12%,日本6%,越南6%。 1-4月份,中國塑料制品出口金額方面,仍舊是美國是第一出口大國。其中美國占20%,歐盟占12%,越南和日本都是6%,韓國4%。從區域上看,東盟占比超過了歐盟甚至超過了美國,這也與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相符。
三、疫情下塑料原料進口和制品出口增速比較
今年新冠疫情蔓延,嚴重影響全球需求。中國對于塑料原料進口,聚烯烴不管PE還是PP都有一定進口依存度,而塑料制品的出口體現的是外需,出口增長緩解國內的壓力,從而側面反映聚烯烴來源和去向情況。
比較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增速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速情況,由于塑料制品出口今年只公布金額,都采取金額同比增速比較。如圖所示,塑料制品出口增速高于初級塑料進口的,只有今年頭兩個月由于疫情疊加春節因素,塑料制品出口增速低于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增速,兩者差值也是第一次出現負增長,之后正增速一路高漲。反映了塑料制品出口較好的緩解國內塑料原料市場的壓力,拉動塑料原料的需求,對于聚烯烴市場價格來說獲得了一定的支撐的。
下一篇: PE北方地區:行情震蕩 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