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出現反復,北京10個區出現新發地市場關聯病例,中高風險地區增至41個。截至6月22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59例(其中重癥病例1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78425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3418例,現有疑似病例1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58718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7591人。
6月13日凌晨,新發地批發市場宣布關閉,北京豐臺區啟動戰時機制,附近的11個小區實行封閉管理,9所小學立即停課。同日,朝陽區發布消息,要從嚴從快對近14天內到過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人員,全面開展流調、溯源、檢測、排查,已經有萬人開始陸續接受了核酸檢測。
國內疫情的突然反復,再次提升高風險地區的口罩需求,口罩價格出現小幅上漲。由于前期3/4月份國內疫情的第一次消退,以及國外疫情的緩解,口罩消費量銳減,國內超過50%的一次性民用口罩生產企業因產能過剩而倒閉。但國內多數口罩企業前期庫存充足,因此“一罩難求”的局面不會再出現。
口罩分為三層,其中內外層是紡粘無紡布,起到防護作用的中間層是熔噴布。國內疫情爆發初期,熔噴布短缺嚴重,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以及新上的熔噴布生產線紛紛投產,熔噴布市場經歷了一個從供應短缺到供應過剩的過程。截至目前,一些中小型的熔噴布生產企業紛紛被淘汰,且由于前期投產/擴能集中,部分大中型企業也存在開工率不足的現象。目前大中小熔噴布企業開工在7-8成左右,中小企業開工普遍不足5成,一些符合歐標的企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在不斷尋求出口,以緩解國內供應過剩壓力。
從熔噴布上游熔噴料來看,由于國內改性企業紛紛轉產及新企業擴能投產,熔噴料供應充足,隨著汽車、家電等行業需求回暖,一些跨行企業開始轉回傳統領域。從原料市場來看,PP纖維原料供應更是不存在短缺問題,2019年全年PP高融纖維料國產量87.92萬噸,僅2020年1-5月份的高融纖維國產量已經達到122.70萬噸,遠遠超出2019年全年的產量,纖維原料供應充足且穩定。
目前,口罩內外層紡粘布價格回歸正常在2-3萬元/噸,熔噴料價格已從4月份的5-6萬元/噸跌至1.5-2萬元/噸。高熔纖維主流價格也從4月份的萬元上方回落,目前主流價格在8100元/噸,從5月份開始已回歸正常水平,暴漲行情難以出現。
綜合來看,在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平穩推進,口罩市場或將出現需求的小規模爆發,但國內不管是口罩還是上游原料,從纖維到熔噴料,再到紡粘布及熔噴布,整體產業鏈供應以及庫存都相對穩定。反映到聚丙烯市場上,初期或有部分炒作氛圍,帶領聚丙烯報盤小幅走高,但需求難有實際性進展,因此炒作過后,聚丙烯將會在6月底7月初平穩推進,歸于基本面。
上一篇: 聚丙烯二季度大起大落 需求問題成困局
下一篇: 擴能小高峰再現 PP多空博弈局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