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恰逢聚烯烴擴產高峰期,盡管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尚未退卻,PE在全球的擴能依舊繼續,未來國內外PE競爭加劇,具有成本優勢的一方將取勝,但是成本、需求等因素都在變動,誰勝誰負難料,跟蹤好PE發展大勢,方能提早預判PE行情提早有所準備從而把握行情的脈搏。
PE國外擴能保持高速增長。
2019年世界聚乙烯產能為1.21億噸/年,產量1.04億噸,裝置平均開工率85.9%,亞洲和北美是全球產能最高的地區。2019年全球新增聚乙烯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和俄羅斯。2020國際PE裝置繼續擴能,其投產裝置主要集中在HDPE品種。擴能時間多集中在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擴能企業多集中在中東地區。預計到2020年產能將達到1.25億噸/年,2025年將達到1.55億噸/年。
2010年以來,東北亞、北美及中東地區引領全球聚乙烯產能不斷增長,其中的增長點主要來自中國煤化工項目的興起和石化產業的擴能與升級、中東的油氣資源利用及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帶來的乙烷裂解項目。2020年,國外的聚乙烯產能還會有一波投放浪潮,下面我們看一下2020年國外聚乙烯擴能計劃。
從上表可以看出,2020年國外PE裝置計劃新增640萬噸,產能投放時間集中在下半年,且多數推遲。其中高壓122萬噸,線性159萬噸,低壓319萬噸,全密度40萬噸。
鑒于當前地區生產經濟和PE需求的不確定性,北美地區的新投資暫停,出現了項目延期和項目無限期暫停。PTTGC America和Daelim Chemical USA在俄亥俄州貝爾蒙特縣的合資企業150萬公噸/年裂解器/聚乙烯項目上個月宣布,由于COVID-19疫情和隨后的控制措施造成的經濟不確定性,該項目的最終投資計劃沒有確定的時間表。CP Chem和卡塔爾石油公司已將美國海灣沿岸和卡塔爾的新石化設施(包括裂解裝置和衍生裝置)的最終投資決定從今年推遲到2021年。
但是隨著疫情好轉(盡管美國疫情仍糟糕,但是美國總統更看重經濟,更傾向于恢復正常)和經濟重啟力度加大,部分PE工廠開始啟動,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米德蘭市的陶氏公司重啟了阿根廷的一家聚乙烯樹脂工廠,并將于本月重啟得克薩斯州的另外兩套聚乙烯裝置。正在重啟的陶氏PE裝置位于阿根廷的Bahia Blanca。由于COVID-19疫情導致材料需求下降,陶氏公司曾在5月初關閉了該裝置以及位于得克薩斯州Freeport和Seadrift的PE工廠,以及位于路易斯安那州Plaqumine的兩家彈性體工廠。另外,伊朗正式在位于伊朗西北部西阿塞拜疆省Miandoab石化廠的聚乙烯(PE)工廠開工。據該公司稱,該設施的設計生產能力為每年17.5萬噸PE,將在2026年投產。
PE國內擴能方興未艾,進口依存度高企
截至2019年國內PE總產能約2048.5萬噸。據統計,2020年新增的聚乙烯產能達到495萬噸左右,油制法擴能較大的是大連恒力40萬噸/年的HDPE裝置和75萬噸/年的浙石化PE裝置,另外輕烴的煙臺萬華擴能裝置也達到75萬噸/年。2019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同比上漲18.8%,聚乙烯進口依賴度為48.5%,進口依存度高企是國內擴產的巨大動力。
據統計,2020年我國聚乙烯產能將達到2418.5萬噸,環比2019年增加25.08%,增加的產能主要集中在西北煤化工地區及華北、華東及華南的便于原油煉化一體化的沿海地區。值得一提的是,未來5年新項目投產除了傳統的石腦油裂解制乙烯和煤制或甲醇制乙烯之外,還將新增乙烷裂解工藝制成共375萬噸產能聚乙烯的裝置,主要包括新浦化學65萬噸/年PE裝置、華泰盛富4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衛星石化年產130萬噸聚乙烯裝置及南山集團乙烷綜合利用項目的年產130萬噸聚乙烯裝置。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中國尚有十套裝置計劃擴能,共計PE產能495萬噸,其中涉及HDPE產能225萬噸/年,LLDPE產能140萬噸/年,全密度產能100萬噸/年,LDPE產能30萬噸/年。
2019年國內PE的增量主要來自進口的壓力,2020年國內聚烯烴供應增量將創歷史峰值,其中PE增量是內外共進,PP的增量還是來自國內。但進口供應明顯增速。到2030年,中國可能將占全球化學品產量的一半以上,而歐盟和美國只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中東各國政府正在大力投資,以使其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化學工業產量將增長兩倍,創造出巨大的商機。
PE全球的擴能高峰期由于疫情而后延情況較多,基本上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多,內外供給同步增多,競爭加劇同時,國內PE市場面臨更大的壓力。下半年國內進口壓力加大,特別是俄羅斯西布爾已經投產的PE產能達到150萬噸,其中低壓70萬噸,線性80萬噸,另外還有另外一家公司還有40萬噸高壓裝置將在第三季度投產。俄羅斯新投產的產量基本上依靠外銷來消化,據悉中石化化銷已經在4月底打通了西布爾產品西線鐵路運輸通道,后續發往中國的貨源或許會增多。PE后續壓力加大,上行阻力重重,或許在三或者四季度面臨市場拐點。
PE分項擴產統計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中國尚有十套裝置計劃擴能,共計PE產能495萬噸,其中涉及HDPE產能225萬噸/年,LLDPE產能140萬噸/年,全密度產能100萬噸/年,LDPE產能30萬噸/年。
2019年國內PE的增量主要來自進口的壓力,2020年國內聚烯烴供應增量將創歷史峰值,其中PE增量是內外共進,PP的增量還是來自國內。但進口供應明顯增速。到2030年,中國可能將占全球化學品產量的一半以上,而歐盟和美國只占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中東各國政府正在大力投資,以使其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化學工業產量將增長兩倍,創造出巨大的商機。
PE全球的擴能高峰期由于疫情而后延情況較多,基本上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多,內外供給同步增多,競爭加劇同時,國內PE市場面臨更大的壓力。下半年國內進口壓力加大,特別是俄羅斯西布爾已經投產的PE產能達到150萬噸,其中低壓70萬噸,線性80萬噸,另外還有另外一家公司還有40萬噸高壓裝置將在第三季度投產。俄羅斯新投產的產量基本上依靠外銷來消化,據悉中石化化銷已經在4月底打通了西布爾產品西線鐵路運輸通道,后續發往中國的貨源或許會增多。PE后續壓力加大,上行阻力重重,或許在三或者四季度面臨市場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