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6月8日, 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 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Control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宣布,對伊朗國航( IRISL )和其位于上海的中國公司伊航船務有限公司( E-Saill Shipping )正式發起制裁,制裁范圍包括由上述兩家公司所有或運營的121艘船舶,涉及集裝箱船和油輪等。涉及已在青島、上海港等主要港口附近海域錨泊的多個航次號,并導致航次1284E/1285E/1286E/1287E/1288E/1289E等船只無法靠港辦理清關。
6月底,有消息稱有大使館開始介入與伊駐華總領館溝通并予協調,但仍未出現確切的進度,原本有消息稱青島港附近的1284E航次預計7月10號左右靠港,后續延期到7月18號靠港報關,然而目前也未有確切消息。周內國內幾家大型貿易公司由于無法向客戶保證確切到港及交貨日期,紛紛發出不可抗力告知函,表示客戶可與公司解除合約。截至7月17日,上述航次的船位仍無變化。
伊朗是我國聚乙烯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之一,據金聯創進口累積數據可知,2019年我國PE進口量約1666.56萬噸,伊朗進口量在我國進口PE中占比11.37%。從下面數據圖也能發現,伊朗貨源在我國進口LDPE、HDPE中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地位。
由于受到制裁影響,到港的伊朗貨源驟減,主要影響的是LDPE和HDPE產品的供應,致使現貨供應越發緊俏,多頭炒作熱情也隨之升溫,一時之間伊朗高、低壓膜料漲幅明顯,部分牌號炒至高位,然而到了7月上旬,還未等到伊朗國航貨船靠港卸貨,局面便支撐不住了。
一是因為終端需求變化不大,工廠訂單跟進不足,廠家對高價貨源抵觸情緒較大,成交進度放緩,制約價格繼續上行。二是伊朗非國航的貨船并未受到美國制裁影響,仍不斷有貨物補充到市場。三是美國市場供需總體平衡,除了高壓偏緊以外,其他級別的供應逐漸增加。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7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至5月PE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4.4%。中國疫情好轉后復工復產的狀態使得中國在5月成為美國PE出口的最大接受國,而先前3月成功申請了退稅的大量美國低價貨源在6-8月陸續到港,有消息稱近幾個月將到港近20萬噸的美國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LLDPE和HDPE的缺失,下游也有工廠表示目前嘗試用美國以及印尼料子代替之前常用的伊朗料。加之國內中天合創、中沙天津等裝置陸續開車以及下半年新裝置的投產情況,都增加了對后市的看空情緒。周內線性期貨震蕩下行,PE現貨價格也開始逐步松動,貿易商積極出貨但市場詢盤清淡成交受阻,伊朗國航事件似乎已無法占據市場中心位置……
上一篇: PE原料高位 農膜企業利潤大幅收緊
下一篇: 陜西延長榆能化PE裝置停車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