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至今仍未消退跡象,特別是美國和拉美地區,在經濟和生命安全之間,選擇經濟的國家無疑是助長疫情擴散,國際旅行禁令不能完全放開,全球經濟復蘇推遲。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無限量化寬松來拯救經濟,看似是走出最黑暗時刻,從金融角度看實則醞釀著金融的“苦果”。每每實體經濟遭受打擊時,金融就大顯身手,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拯救實體經濟于水深火熱之中,其實金融是實體經濟的鏡像,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金融地位提升已經是經濟的核心。聚烯烴產品的庫存周期也離不開金融周期約束和映射。
庫存周期是資金和產品之間的權衡的結果
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其中企業投資=存貨+固定資本形成=庫存(投資)+固定資本形成。因此庫存周期與經濟增長周期一致。
當市場價格開始下跌時,資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經銷商將商品資源轉化為資金,而終端用戶則延緩資金采購商品資源的進程,所以庫存下降的同時,價格隨之快速下跌。
當市場價格上漲時,商品資源是市場的主要矛盾,經銷商急于將資金轉化為商品資源,而終端用戶則將資金用來采購貨源,從而形成庫存量上升的同時,價格快速上漲。
貨幣資金流向從資金的角度反映了企業庫存行為的變動。從某種角度上講,庫存(存貨)和貨幣是互相替代的。貨幣反映的是一種潛在的購買能力,而庫存反映的是一種潛在的供應能力。從邏輯上講,庫存具有潛在的升值潛力,如果將其潛在的升值作為未來遠期的預期收益,那么當市場預期未來經濟較好、價格上漲的時候,持有貨幣顯然不如持有庫存。也就是說M1、M2-M1,以及庫存之間存在一定轉換關系。M1與庫存存在一定的負相關,而M2-M1與庫存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反之亦然。
如圖所示,化工原料及制品行業的庫存周期走勢與M1走勢的負相關關系,當庫存進入補庫階段表現為庫存上行時,對應的M1下行走勢。企業由于庫存上升占據了更多資金,狹義貨幣供應量M1反應流通中的現金M0和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之和,庫存上升導致了M1減少。
同樣的可以看到,橡塑制品行業庫存與M1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庫存占據流動資金是一樣的,其實是流動資產=庫存(存貨)+流動資金,在庫存和流動資金之間無非就是此消彼長。
如圖所示,橡塑制品行業庫存周期與M1-M2走勢負相關關系。M1-M2同比增長率的差值,是流動資金供應指標之一。一般來說,反應可流動資金變化情況。若M1-M2的差值不斷變大,說明存款活期化,企業和居民交易活躍,經濟景氣度上升。若M1-M2的差值不斷變小,則表明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銀行,未來可選擇的投資機會有限,多余的資金開始從實體經濟中沉淀下來,經濟運行回落。
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發達國家量化寬松,而我國實行積極靈活的貨幣政策,應對疫情上也采取了寬貨幣和寬信用,但并沒有大幅度“放水”,可以說是堅持以“我”為主的定力,不搞大水灌溉大水蔓延,精準施測扶持中小實體企業。西方發到國家在金融政策上可施展的空間越來越小,當金融之潮水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從金融視角看,工業產品庫存周期氛圍去庫和補庫兩個階段的話,目前進入了補庫階段(被動去庫是兩大階段中的小周期),聚烯烴在上半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下能早早觸底反彈,自有其周期的規律起作用。宏觀的利好在在中長期,短期波動再說難免。
上一篇: 中油華南LLDPE掛牌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