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繼續在部分國家蔓延和肆虐,歐美雙雙新增病例持續上升,歐洲新增速度甚至超過了美國,印度也大有后來趕上之勢,累計病例向美國靠攏,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復蘇居民再次減緩,加劇了未來的經濟復蘇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加劇了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性。2020 年三季度,全球經濟走出疫情低谷,呈現復蘇跡象,但復蘇基礎并不穩固,下行風險猶存。疫情加劇國際經貿格局和規則重構,全球產業鏈調整面臨“全球性收縮”和“區域內強化”新特征。在上半年全球寬松的金融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下,經濟復蘇曙光持續給力,但是發達國家巨額的赤字和債務終將給經濟復蘇之路帶來危害,前進具有不可持續性。聚烯烴身在其中,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情緒的轉換,也將加劇聚烯烴市場的波動性。
一、金融數據全面超預期
政府債券凈融資、人民幣貸款與非標合力驅動社融超出市場預期。9月社融新增3.48萬億元,高于市場預期3萬億元,同比多增9657.8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新增1萬億元,同比多增6326億元;人民幣貸款季末沖量,新增1.9萬億元,高于市場預期1.7萬億元,同比多增2047億元。9月份信貸季節性回升,再加上央行壓降信貸,表外融資主要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需求大增。社融存量增速同樣超預期。社融存量9月同比增速13.5%,較8月提升0.2個百分點,考慮到社融的幫助,我們判斷9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將繼續反彈回升。 此外,直接融資存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財政資金釋放大幅推升M2增速。9月M1增速環比提升0.1個百分點至8.1%, 低于預期8.5%;M2增速環比提升0.5個百分點至10.9%,高于預期10.4%, 主要由于財政存款大幅釋放8317億元。M2與M1剪刀差短期走闊,隨著財政 資金到位,剪刀差將恢復收窄。社融M2之差為2.6%,較8月縮小0.3百分點, 除去財政資金影響,融資需求依舊強勁,經濟景氣度穩步回升。與美國相比,我國M2增速已處低位,貨幣政策上我國相對節制,未來亦存在更大發力空間。
二、社融-M2拐點? 而化工PPI繼續上行
從社融-M2差值上看,跟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呈現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如圖所示,社融-M2差值出現縮小,自4月份形成底谷以來,已經連續四個月持續上行,9月份首次出現拐點,從金融方面對化工PPI上行形成牽制,目前不清楚拐點能否持續。
同樣地情況,M1-M2出現拐點,與社融-M2類似。M1-M2差值領先商品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9月的拐點,至少預示著大宗商品價格上行阻力加重。
三、金融數據與聚烯烴價格增速步調一致? 后期或繼續阻力
如圖所示,社融-M2與聚烯烴價格增速顯示,三者步調一致,9月份社融-M2拐頭下行,PE和PP價格同比同樣掉頭向下。表明金融給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弱,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有一定的阻力。
10 月 14 日,人民銀行舉行 2020 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其中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的一段話尤為值得關注:今年大家都知道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宏觀杠桿率是會出現階段性的上升。宏觀杠桿率的回升是宏觀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一個體現,應該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二季度當季 GDP 已經實現 了正增長,我們預計三季度 GDP 的增速會進一步提升,這也為未來更好的保持合理的宏 觀杠桿率的水平創造了條件。其言論其實是回答對于“M2 和社融增速略高于名義 GDP 增速”政策目標下四季度信貸收緊的擔憂,整體來看,社融數據繼續改善和允許宏觀桿杠率上升將繼續提振市場信心。
下一篇: 塑料原料進口量價齊升 聚烯烴市場外需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