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聚丙烯行業來看,PP角度看細分領域消費勢頭強于聚乙烯,考慮PP的下游實際需求,通用料增長放緩,下游主要應用領域在塑編、BOPP、注塑三大類。其中,注塑類因應用到汽車、家電、醫用器材等方面,附加值高于塑編和BOPP。但受貿易戰打壓、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放緩等因素制約,家電行業面臨的壓力不減。汽車行業運行環境更是錯綜復雜,國內經濟發展動能切換,車企降價促銷、清理庫存,但居民消費意愿下降,反饋到數據上,2019年全年產銷負增長8%左右。塑編企業,2019年開工負荷多數在60%-70%,產品可替代性強、部分終端消費降速、環保因素以及自身結構偏低端等問題均構成了塑編行業困境。行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體現到同類產品的資源消耗的快慢,因此聚丙烯的下游目前逐漸向汽車、日用品、家電等不可忽視的消費驅動力方向發展。目前看我國PP仍存結構性發展機會,伴隨著金九銀十需求旺季的來臨,我們細數受疫情影響傳統需求恢復進展情況。
7-8月資金通過對期貨價格持續拉漲,吸引中下游集中補庫,從而在推漲價格的同時收緊市場上待售貨源流動性,宏觀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預期及需求旺季即將到來的預期,中下游企業的補庫意愿被激發,金九銀十迎來年內第二波反彈。
下游制品內需情況來看,國內需求已經基本恢復,下游制品開工率恢復至往年同期水平,配合季節性需求來看,在進入四季度之后,受節日訂單,以及其他下游的傳統金九銀十需求旺季支撐,下游制品季節性需求整體仍是逐步好轉。目前下游訂單利潤尚可,10月階段性供需情況尚可,季節性旺季仍在,下游廠商提前增加原料庫存,做多下游制品利潤的投機性。整體從下游制品角度來看內需,無論季節性需求還是投機性需求,對行情都仍有支撐。
【傳統需求】膜企上半年縮水,下半年快速復蘇,季節性需求來臨,支撐現貨走強。
BOPP行業,行業開工負荷在50%-60%。2020年上半年,除4月經歷過短暫的大漲大跌行情外,其余時間變動相對平緩,過去半年的BOPP行業平均開工負荷率來看,2020年過去半年行業開工負荷率不足50%,為近五年新低。下半年來看,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的好轉,出口訂單恢復明顯,BOPP市場需求快速復蘇,市場帶來一定支撐,9月份開始接單量持續增加,盈利水平已經恢復至高位,開工提升至65%,未來供應釋放空間較大,對持續復蘇的需求也有較強的彈性釋放空間。
CPP行業開工負荷率在59%,中秋節等傳統節假日對包裝需求增加,下游需求較上月好轉,膜廠業者謹慎心態仍存,僅小幅提升開工,對比BOPP行業,CPP還是明顯遜色不少。
根據對下游行業的跟蹤發現,2020年塑編整體開工率較2019年下滑在10個百分點,塑編行業是塑料加工的一個重要子行業,所涉及包裝產品主要用于工業、農業、物流運輸等各個領域。8月我國南方處于大面積降雨期,部分地區已出現洪澇災害,多地被淹,拉絲編織袋作為救災的主要物質,三季度初開工率小漲,下半年進入季節性旺季,訂單跟隨恢復。
【需求轉移】均聚需求增長彌補共聚需求缺失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家電、汽車等大類的產銷量出現明顯下滑,與此同時,均聚的需求出現快速增長,居家消費包括一次性快餐盒、快遞包裝及口罩需求,疫情影響下的網絡購物極大推動了消費品需求增長,均聚物需求強勁,很好彌補共聚物需求的缺失,從二者價差以及壓力并不顯著的庫存狀態,可以側面證明。共聚的需求只是出現了后移并不會消失,隨著疫情事件的好轉疊加各大公司積極促銷,下半年共聚類的需求正在逐步恢復。
目前新訂單指數連續4個月上升,產需缺口進一步縮小;海外經濟復蘇勢頭仍在,出口重心將從防疫物資逐漸轉向低庫存商品,需求改善是經濟持續復蘇的重要特征。 、
面臨年終大考,聚丙烯繼續乘風破浪,從長周期角度看,除非疫情再次爆發,在宏觀影響下及需求端相對平穩的背景下,中下游出現針對原料價格上漲的博弈行為,四季度初期新增裝置效應還未完全顯現,外盤貨源在10月大部分時間內到港量有限,供應端壓力不大,配合下游需求仍處旺季,以及丙烯等原料成本支撐顯著,價格下方空間受限,仍有上沖動能。
上一篇: “銀十”即將結束 西北PE行情難樂觀
下一篇: 淡季PP市場回升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