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亞洲和中東地區的帶動,全球聚丙烯產能有望從2019年的8857萬噸/年大幅增長34%,至2023年的1.1866億噸/年。亞洲聚丙烯產能預計將從2019年的5161萬噸/年增長至2023年的6533萬噸/年,年均增長5.9%。2023年,中國在該地區的產能將增加約1163萬噸/年。中國PP增長最快,原料多元化伴隨著是下游的強勁需求。今年疫情影響全球PP的流動,對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
亞洲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第三季度中國生產廠商計劃停車檢修相對有限,本季度中國的供應繼續增加。此外,中國三家新的PP工廠已于9月投產。相比之下,由于工廠停產,第三季度東南亞免稅貨物的現貨供應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該地區的許多生產商選擇將重點放在各自當地市場的銷售上,從而減少了可供出口的數量。
需求方面:第三季度中國的下游需求相對健康,考慮到充足的供應量,下游并不愿意囤積現貨,因為2020年下半年將有新產能投產。東南亞的需求相對中國顯得疲軟,下游消費仍然緩慢,因為對可能出現第二波流感大流行的擔憂打壓了市場情緒,本地區國內市場的競爭性價格進一步限制了對進口材料的興趣。
中東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 第三季度供應有限,為價格提供支撐。由于需求強勁和凈回報較好好,中東對中國和東南亞的分配貨物數量增多。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沙特阿拉伯一些設施的生產和原料保障方面的挑戰也導致了供應短缺。一家主要生產商在第二季度的長期維護活動進一步限制了庫存和分配。
需求方面:第三季度需求恢復,此前在大流行期間實施的限制措施被取消。食品、醫療和衛生包裝部門的消費強勁,一次性口罩、床單和一次性食品包裝物品的需求強勁上升。非必需品類別的產品,如模制消費品和工業品及包裝,由于下游升幅很大程度上是緩慢的,所以保持緩慢。
歐洲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由于部分應用的需求減少,第三季度供應充足。部分高等級PP應用提升驅動了需求,一些聚丙烯廠商轉向生產需求強勁的高等級牌號,總體情況喜憂參半。歐洲的低價格意味著幾乎沒有現貨聚丙烯供應,而且大多數進口商品都是從正規進口商處簽訂合同的結構性商品。消息人士稱,根據他們的形勢,供應將緊平衡或者緊而到看多。
需求:繼今年早些時候的激增之后,第三季度包裝行業的需求開始恢復正常。汽車和家電行業開始回升,到本季度末,就連疲軟的地板行業也出現了復蘇。8月份總體上強于預期,一家生產商報告稱,2020年8月的需求是幾年來最好的8月。由于買家有一些存貨,9月份表現疲軟。
美國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美國第三季度供應變得極度緊張。在8月底勞拉颶風襲擊美國海灣之前,市場一直處于緊張狀態,這導致聚丙烯和上游丙烯生產商出現更多停產和不可抗力聲明。一些受颶風影響的核電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關閉狀態,這導致生產開工率非常有限,生產量大打折扣,現貨供應減少。
需求方面:由于整體制造業活動增加,第三季度聚丙烯需求上升。自大流行爆發以來,包裝和纖維應用一直很強勁,而汽車行業和其他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今年迄今的消費量仍比2019年低幾個百分點,而同比需求在第三季度末基本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拉丁美洲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第三季度供應進一步下降,因為原料丙烯的來源減少,煉油廠開工率隨之降低,這是由于新冠大流行造成的運輸燃料需求降低。減少發生在智利和阿根廷,因為那里的封鎖更加嚴格。美國市場因颶風造成的供應中斷,導致9月份的材料出口減少。
需求方面:第三季度工業、汽車、家電和電子行業的需求從第二季度的低迷開始逐月增加。食品包裝、衛生和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無紡布和薄膜應用的消費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保持增長勢頭。不過總體需求仍低于去年。
非洲供需情況
供應方面:第三季度,中國和歐洲市場的吸引力日益增強,削弱了非洲市場的供應量。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市場,許多供應商削減了對非洲的貨物銷售。中東和歐洲的生產中斷也減少了供應。
需求方面:需求疲軟通常在第三季度出現,但冠狀病毒的限制結束了傳統的季節性。取而代之的是,隨著封鎖限制的放松以及本地和出口市場的開放,需求從低基數穩步增長。PPE生產在本季度早些時候推動了需求,盡管包裝和家庭用品趕上了需求。
國際PP市場走勢跟國內走勢基本一致 后市仍舊看中國。
如圖所示的國際市場PP價格走勢,FOB中東,FOB歐洲和FAS美國休斯敦等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且跟中國PP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主要是中國是凈進口最大的目的地,在新冠疫情下外圍供需雙弱下,中國引導了國際價格走勢。因此繼續跟蹤國內價格情況為主,國外為輔。考慮到明年經濟恢復強勁和擴產投產高峰,中長大概率有沖高回落,短期仍舊處于震蕩調整期。
上一篇: 聚焦全球PE供需情況 影響后市幾何?
下一篇: 成交氣氛一般,塑料市場報盤小幅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