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科技力量不斷創新,聚丙烯市場國際化趨勢也愈發明顯,面對國內新增擴能裝置陸續投放,未來出口將是緩解國內供需失衡的重要突破口......
一、出口市場逐年增量
由上圖2014-2020年出口增速變化數據發現,出口增速逐年增加兩個時間段分別是2014年-2016年和2018年-2020年,2014-2016年平均出口增速在18.37%,2018-2020年平均出口增速在12.54%。兩個出口增速時間段與國內產能擴張高峰期非常吻合,國內2014年煤化工擴能高峰期,總計擴能170萬噸四家煤化工企業,分別是中煤30萬噸/年、延長榆能化60萬噸/年、寶豐30萬噸/年、寧煤二期50萬噸/年PP裝置。2018-2020年是國內第三輪擴能高峰期,截至到目前三年總擴能652萬噸。面對國內擴能異軍突起,產業鏈發展必將遭遇供需失衡困局,因此業者將目光逐步轉移至出口市場。出口市場若能逐步擴大,必將是緩解國內困局,提高產品國際化重要途徑。
二、出口市場面臨困局
國內業者已經發現出口是解決國內供需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國內聚丙烯出口仍面對重重阻力。首先國內產品在技術層面雖有重大突破,但與國際先進技術生產聚丙烯產品相比較而言仍存在重大差距,因此國內某些生產企業仍對進口貨源比較青睞。其次我國出口企業多以私營企業為主,套利需求及避險需求為主,還有一部分為國際物流運輸及報關公司,服務對象以私企和個人為主,同時外商獨資企業居多,且與海外存在長期協議,方向較為單一。本應作為出口主力集團國有企業,僅占出口企業極小比例。
另一方面,我國聚丙烯產業結構存在一定局限性,受制于科技附加值低及國內硬性市場需求的影響,國內貨源同質化現象嚴重,因此出口市場受到極大限制。出口市場面對極大競爭對手有韓國及中東列國,還有步步崛起的東南亞國家。同時出口還將面臨人民幣結算問題,我國出口多以愿意選擇人民幣結算的東南亞國家,面對美元及歐元區出口則面臨較大阻礙。
總之伴隨國內科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內聚丙烯出口市場也將逐步拓寬道路。
? 三、聚丙烯出口方向
國內聚丙烯未來出口方向已經逐步明確,未來市場必定是國際化市場,國內制造業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綜合認可度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國內聚丙烯出口仍面臨重重阻力,無論來自技術層面還是國際貿易方面等,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制造必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聚丙烯出口必將成為緩解國內供需矛盾且提升國內品牌的重要途徑。
下一篇: 期貨震蕩上行,周初塑料價格瘋狂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