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產量逐年增長
隨著中國聚丙烯行業的不斷擴能,國內PP產量也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由統計的資料顯示,2016-2019年,PP產量平均增長率在6%,預計2020年產量將達到2400萬噸以上,平均增長率將達到10%。
回顧2020年,在疫情不間斷的沖擊下,聚丙烯行業表現出較為強勁的韌性。行業上漲實屬不易,上半年是危與機并存狀態,危在于,疫情直接影響下游需求恢復程度,雖需求恢復是主趨勢,但恢復速度難言樂觀,需求未有較好表現的同時,新增產能開始釋放,上半年投產的裝置出現了一定延期但不會缺席,額外增加的通用料給市場帶來累庫的擔憂。但與此同時市場也出現了新的機遇,典型的突發性需求提振,如口罩行情、地攤行情等需求端邊際利好,供需天平迎來修復機會。
從行業供應來看,全年供應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聚丙烯規劃的裝置也陸續上馬,全年投產9套新裝置,共計400萬噸,總產量沖擊2400萬噸高位,隨著產能的快速增加,市場供應缺口經歷由高到低的修補過程。
二、原料來源不同,各企業開工率高低不一
從原料來源來看,以中石化/中石油為首的油制企業在國內聚丙烯行業仍舊占據主要地位,產量占全國產量的42%。煤化工企業通過近幾年的大力擴能,產量占比達到了29%。隨著近幾年丙烷脫氫裝置的大量上馬,以及國家大力發展煉化一體化項目,部分民企進入到該行業,其他類型的企業產量占比也達到了29%。
從開工率來看,中石化/中石油企業由于進入行業較早,有生產技術優勢以及原料來源優勢,開工率相對較高。相比而言,其他類型的企業多為民企,進入行業時間較短,技術以及資源優勢相對較差,且新裝置較多,相對年度開工率來說,產量損失較多。MTO企業產業鏈相對較短,產品單一,受原料價格影響較大,部分企業利潤率難以控制,年度開工率維持在62%。CTO企業產業鏈相對較長,而且采用價格相對低廉、供應豐富的煤炭為原料,開工率相對于MTO企業有保障。
三、國內聚丙烯行業未來供應變化
截止到目前,2020年中國聚丙烯產能增加400萬噸,增長率在16.37%。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以后,全球聚丙烯年均產能增速3.77%,由此可以看出,聚丙烯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中國。
聚丙烯產能的快速擴張,使得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低價頻現,未來各大生產商利潤率或將出現縮減。且國內PP供應多以通用料為主,高端料生產技術受限,供應量明顯不足,導致國產聚丙烯結構性失衡。上述幾點,亦將出聚丙烯進口貨源的總量以及進口貨源的結構產生影響:未來進口總量將被逐年壓縮,且通用料進口比例將進一步減少。
上一篇: 聚丙烯庫存高開低走 年底或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