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塑料行業從業人士對史上最嚴限塑令內容、執行措施、將帶來哪些影響等也是高度關注。發布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一次性塑料餐具
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
到2022年底,全國范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國范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
綜合上述《意見》內容,所涉及到塑料下游行業有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盒、農用薄膜、快遞包裝、一次性酒店衛生用品等產品,主要原料為聚乙烯、聚丙烯等相關品種。各項政策執行時間從2020年底至2025年,各項政策將逐步落地執行。
作為五大通用塑料中消費占比較大的聚乙烯產品,對市場影響陸續顯露,市場人士也高度關注各地對塑料制品政策落地執行情況高度關注。
2020年即將結束,部分大中型城市對于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與一次性塑料吸管將首先迎來禁用。現我們日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袋多以聚乙烯低壓膜生產為主,近期受限塑令政策影響,國內多數塑料包裝袋生產企業訂單及生產情況受到一定影響,多數商家生產及原料儲備心態謹慎,聚乙烯低壓膜價格一路走低。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年約消耗購物袋400萬噸、農膜246萬噸、外賣包裝260萬噸,且隨著快遞、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塑料需求持續增長。這些領域未來將使用可降解塑料陸續、逐步替代,可降解塑料將擠占相應聚乙烯產品份額,同時,可降解塑料行業未來將面臨較大的需求缺口,不可降解與可降解原料之間的替代或許仍需求一個逐步轉化過程,但聚乙烯下游需求面臨新的挑戰已是必然。
上一篇: PE華南地區:報盤部分松動 成交氣氛低迷
下一篇: 利空逐漸消化,塑料市場跌勢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