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口供應方面來看:
元旦節后歸來,國際運輸情況依舊緊張,PE進口資源維持偏緊狀態,據海關進出口數據,12月PE進口量環比11月下降10.82%。而1月雖然全球航線運價大幅上漲的趨勢雖然有所緩和,且根據2021年1月22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2868.95點,較此前一周下跌了0.6%,但中國集裝箱運輸需求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海運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緩解。
此外,雖然1月下旬PE人民幣市場反彈,但進口資源與國產資源價差多數仍處于倒掛狀態,中間商多轉口美金資源至東南亞市場銷售,國內下游對高價資源接受能力有限,貿易商拿貨謹慎。
最后,部分駁船公司于1月下旬至2月下旬的提前休假令港澳華南航線運力受限,不少貨物堆積在香港港口不方便轉運。而1月下旬多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禁航,也對部分港口造成一定影響(例如船舶晚開晚靠、船期延誤),因此預計年前進口資源到港量存繼續下降的空間。
從國內需求來看:
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反復導致運輸受阻,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國產貨源調撥困難,市場雖有炒作氣氛,但工廠心態謹慎,逢低儲備原料庫存,且對美金資源意向較低,伴隨著補倉基本結束,成交亦有所放緩。加上考慮到春節假期臨近,防疫政策有所調整,不少外地工人有提前返鄉的需求,工廠依托自身訂單情況自1月下旬起陸續放假,需求逐漸縮減。到了月底,山東、河南、河北及山西等地區重污染天氣再度來襲,山東省多地市起動了重污染紅色預警1級響應,膜企停產,開工明顯下滑,相當于部分企業再次提前了假期。
整體來看,雖然疫情以及宏觀政策等方面不確定性因素仍存,但節前PE供需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貿易商心態一般,更多關注節后的物流情況以及政策面對下游行業的調控,因此年尾進口PE行情波動不大。
上一篇: 基本面難言樂觀 PP行情僵持格局難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