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的生產國,該國的產量歷來都難以追蹤,因為他們根據保密的合約直接向客戶供油,而非通過現貨市場。但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歐那密本人上周日間接證實了該國產量在增加。
歐那密稱,目前該國產量約在每日1,000萬桶--接近紀錄高點,并比沙特向OPEC提交的2月產量報告高出約35萬桶左右。歐那密在講話中向來對措辭和數據的使用都非常謹慎。
為了強調這點,歐那密表示,如果客戶需要更多石油,沙特有能力增加供應。
PIRA是第一家預測沙特3月石油日產出會增至1,000萬桶的咨詢機構。該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兼執(zhí)行董事長Gary Ross表示,PIRA通過調研以及與客戶溝通發(fā)現,對亞洲和美國的原油供應將會增加。
在亞洲,一些原來使用西非原油的中國煉廠改用沙特輕質原油。在美國,由于價格非常有競爭力,一些客戶增加使用沙特原油。
Ross表示,2月惡劣天氣導致伊拉克裝運數量大幅減少,也是導致沙特供應增加的一個因素。
歐那密多次表示,沙特在OPEC 2014年11月會議上反對減產,主要是因為該國在主要市場的份額減少。
沙特的決定導致油價從2014年6月的115美元深跌至每桶不到50美元。沙特期望,油價大跌能夠將美國頁巖勘探企業(yè)等高成本生產商擠出市場,并幫助像沙特這樣的低成本生產國奪回市場份額。過去幾周的情況顯示,沙特不想坐等市場份額自行回到自己的手中,而是主動出擊掌控局面。
一名大型石油交易商的交易員表示,“沙特2月以來增加了對歐洲的供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這種情況了。這增加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石油品級面臨的壓力。”
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1月和2月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對地中海地區(qū)的供應減少。尼日利亞供應也因受到國內局勢的干擾而下降。
“基本上,沙特售價非常具有競爭力,因此市場對他們原油的需求很旺盛,”Energy Aspect的Amrita Sen表示。Amrita Sen也在2月時預言沙特3月日產量會超過1,000萬桶。
據湯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預測,在沙特降低了對美國售價之后,美國2月進口沙特原油3,000萬桶,超過了中國。
亞洲與歐洲的煉廠產能利用率與燃料需求高于預期,也使得沙特能夠賣出更多原油。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表示,預期對中國的供應將不斷上升。
沙特往往在夏季增加產量,但不會擴大出口,以滿足本地空調用電需求的增長。隨著國內煉廠產能的擴大,國內原油需求也在上升。但是,沙特在天然氣生產方面投入巨資,以便省出更多的原油用于出口,而不是將之用于發(f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