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好久不見, “面粉比面包貴”的時代。利潤逐步萎縮,直至虧損幅度擴大后,在4月中下旬低端透苯廠家痛苦連連,減停產操作頻頻顯現。
據粗略統計,截至4月21日,國內PS裝置平均開工率降至78.83%,較4月初下降10個百分點,且近期仍有下降可能;其中減停產裝置多為低端透苯裝置,且另有部分裝置轉產改苯。
追根究底,低端透苯裝置的減停產、轉產操作,還是由于企業難以轉嫁成本壓力,出現“面粉比面包貴”的嚴重虧損局勢。
上次出現此種格局,要追溯到2018年5月末6月初。彼時苯乙烯港口庫存持續低位,貨源緊缺,多頭逼空等操作下,苯乙烯現貨一度沖高至14000元/噸以上水平,而低端透苯報價最高至13300元/噸左右,最終令低端透苯企業減產、停車,PS整體開工率一度降至六成左右。
此次的苯乙烯,純苯持續走強,港口庫存大幅下降,部分補空操作等等利好因素,將市場輕松推上萬元之上價位,而華東市場低端透苯主流報盤在9850-10200元/噸,要低于華東苯乙烯現貨價格。華南由于苯乙烯更為緊缺,出現11000元/噸的報盤,而當地PS企業透苯出廠價格維持在10000-10200元/噸,理論上虧損更為嚴重。
兩次嚴重虧損之間的時間段里,則可謂是低端透苯企業的高光時刻,理論盈利水平多數維持在千元之上,甚至是2000元/噸之多。基于再生料的替代,XPS行業等領域用量提升,導光板、擴散板行業對其他塑料品種的替代,以及疫情過后的報復性消費,令低端透苯消費增速大幅提升。然亦是由于需求增速明顯,對苯乙烯供應過剩擔憂,國內部分石化企業紛紛上馬PS新裝置,以及應對XPS行業的興起,部分EPS企業亦進軍透苯行業。據悉2021年5月起透苯市場將逐步迎來新裝置的投放,屆時行業內競爭將更為激烈,企業盈利令人堪憂。
下一篇: 蘇州PE區間整理 成交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