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國內 聚丙烯市場基本面來看,無非就是由上下游的產業現狀,根據基本邏輯分析,給市場反饋的一個當前價格以及行情的結果。然而,目前國內聚丙烯市場整體走勢,時而跟隨基本面,時而背離基本面。當前情況是怎樣的反饋,下文小作分析。
自2021年進入三季度以來,終端的需求基本未體現較多的亮點,本應走下行行情的PP,卻因為煤炭的行情大漲,被迫帶動行情推漲。價格上漲本應是利好居多,但從場內業者角度來看,卻壓力滿滿。再說到現在原油端帶來市場行情,也是來自成本面的壓力,所謂的壓力就是需求并沒有受到價格上漲刺激補庫,然而生產企業卻不得不因為成本上漲從而促使PP產品的價格堅挺。供需面博弈下,需求抵不過成本面帶來的強勁支撐,從而整體來看,PP行情一直跟隨成本面走勢浮動為主。
上圖來看,油制PP成本開年以來一直高于油制PP的價格,并在三月初達到峰值,隨后隨著國際油價的回落,成本面出現松動,利潤少量回吐。截至3月21日,油制聚丙烯的利潤在-2122元/噸。原油行情的不確定性,從而使聚丙烯的價格走勢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大方向。但就去年下半年煤炭及今年原油的價格上漲行情來看,成本面帶動聚丙烯行情的向上走勢,有很明顯的引導性。
而下游開工來看,近四年開年的下游開工,自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開年下游開工逐年走低,而今年最低達到三成。2020年受衛生事件影響從而影響開工,而在2021年則是受疫情反撲以及下游訂單減少等因素影響,今年開年下游開工受前一年的影響外,外加冬奧會對北方下游的開工有一個明顯的影響,且下游需求及新單一年不如一年的現狀,促使下游采購積極性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積極。成品提價困難,訂單不緊張,政策面限制,原料價格過高等因素都促使下游苦于自己虧損的前提下,又對采購原料的積極性明顯降低。
最后從心態方面來看,原油帶來的行情引導促使業者心態多持觀望心態,看漲的驅動點在于原料端的支撐近期持續強勁,看跌的驅動點在于下游需求不見放量,庫存雖然有變化,但是整體終端需求量缺無明顯改善,疊加疫情的點狀爆發增加看跌心態砝碼。震蕩則是受長期供需僵持的現狀導致市場現階段行情極限拉扯。(以上為短期周內心態)
綜合來看,成本面的支撐短期或繼續維持,但需求或將抑制價格上行的幅度,也就是為何當前市場上午報盤價偏高,但下午實盤讓利幅度較大。故個人認為市場在一段時間內會有反復震蕩的行情,變化幅度由于各方面牽制,不會較大。
上一篇: 最新報告:2026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場價值435億美元!
下一篇: 庫存角度分析華中區域價格變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