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雖然近期聚乙烯價格一路走高,但其價格漲幅不及原料端產品,因此虧損情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虧損幅度增加至2000元/噸以上。
通過原油與線型價格對比可以看出,自5月中下旬開始,在企業虧損、絕對價格偏低及消息政策面多重因素的共振下,PE價格開始連續上漲,半個月的時間回補了前期接近2個月的跌幅。
經測算,5月25日-6月8日線型價格上漲580元/噸,同期原油漲7美元/桶,意味著成本增加接近2600元/噸,因此聚乙烯雖然價格連續上漲,但虧損情況并沒有緩解,反而虧損幅度有所增加(見上圖)。
另外因為原料端價格的變化,乙烯制與油制成本趨勢發生背離(見上圖),而這種情況則是由于乙烯價格近期表現偏弱。
全球來看自4月東北亞乙烯檢修季結束后,乙烯市場現貨供應充足,國際原油高位支撐下,外盤乙烯價格長期保持相對偏高水平運行。但中國內地市場需求表現疲弱,對進口乙烯的采購意愿下降,日韓兩地社會庫存攀升,工廠主動出貨意愿增強,因此東北亞乙烯市場價格走跌。從背離期測算,4月14日-6月8日原油價格漲9美元/桶,油制PE成本增加2700元/噸以上。同周期乙烯價格跌280美元/噸,乙烯制聚乙烯成本約降2500元/噸左右。測算下來兩者成本一增一降,趨勢也因此發生背離。
目前來看,乙烯制盈利情況轉好,上海金菲也因此恢復生產,但油制及乙烷制依舊處于虧損狀態,因此仍有個別企業因虧損而停車和計劃停車。
從成本端來看,目前依舊是價格托底的主要因素,但原料端價格漲幅過大,且向下傳導受阻,從此數據可以反映出需求面表現偏弱,后續可重點關注需求面恢復情況。
上一篇: 中國PVC出口補缺型轉向價格競爭型
下一篇: 北京PP市場價格多數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