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連續13個工作日,PVC期貨從8800點左右跌至7200點左右,整體跌幅1600點。在經歷的“十連跌”之后,出現了短暫一天的反彈,之后又繼續創新低。整體來看,現貨反彈無力,市場出貨不暢,根據隆眾數據監控,6月23日貿易單日成交量維持在1萬噸上下。下游接貨能力明顯低于預期,市場看跌氣氛濃厚。
一、滑梯式下跌,PVC不同工藝利潤不一
PVC可以簡單分為四類:自有電石、外購電石、外購乙烯、外購VCM,下面是以上四類的成本利潤情況:(備注:以下均為原料的當前市場價格)
1、截止6月24日,西北PVC電石企業(一體化)生產成本在6525元/噸,按照出廠7280元/噸價格計算,毛利在755元/噸。
2、華東PVC電石法企業(外采電石)生產成本在7633元/噸,按照市場價格7350元/噸計算,毛利-283元/噸。
3、華東乙烯法(外采氯乙烯):生產成本在8173元/噸,按照市場價格7600元/噸的價格計算,毛利-573元/噸。
4、華東乙烯法(外采乙烯):生產成本在6150元/噸,按照市場價格7600元/噸的價格計算,毛利1450元/噸。
二、肯定基建投資在穩經濟中的作用
作為消費主力的房地產,一直處于較為萎靡的狀態,雖國家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但始終拉動不明顯。因為房地產涉及的鏈條較長,包括PVC在內的好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PVC也是從去年的神壇跌落以后,始終維持疲態。
目前國內基建投資確實實現了穩定增長,2022年1-5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6.70%,但是受疫情因素影響,對需求的拉動仍未有實質性的落地,終端下單情況一般,導致下游訂單不佳,PVC需求低迷。
綜合來看,外采電石以及外采VCM企業成本承壓,而電石一體化以及外采乙烯企業利潤仍較為豐厚。因PVC企業原料端呈現多元化,導致企業承壓能力不同。因當前氯堿整體利潤豐厚,導致PVC企業整體開工高位,隨著7月份檢修結束,產量仍有一定提升空間。高產量下,若下游需求仍無明顯改善,部分邊際企業將根據企業自身情況,調整開工負荷。
上一篇: 需求端持續拖累,聚丙烯市場連連走跌
下一篇: 期貨上探,塑料市場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