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1日),國際油價承壓,亞洲地區7月份制造業數據疲弱,打壓能源需求前景。不過,本周即將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OPEC+)會議不排除9月份維持產量不變,這限制了油價回調空間。
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7月份制造業活動以10個月以來的最低速度擴張,表明亞洲地區從新冠疫情封鎖中復蘇的前景可能不如此前預期的那么積極,這使原油市場需求前景黯淡。
國際油價自2020年以來首次連續第二個月下跌,原因是通脹飆升和利率上升引發了人們對經濟衰退擔憂,車用燃料銷售正在減少,汽油需求仍低于過去數年同期平均水平。
OPEC+定于本周三(8月3日)開會。盡管美國此前不斷呼吁產油國擴大增產,但該集團不排除在9月份保持石油產量不變。OPEC+目前已經完全解除因新冠大流行而實施的創紀錄減產措施。
據科威特報紙Alrai報道,該組織新任秘書長Haitham al-Ghais上周日(7月31日)重申,俄羅斯是世界能源版圖中一大主要且極具影響力的參與者,俄羅斯加入OPEC+對于該機制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AL-Ghais告訴Alrai,石油市場現狀非常不穩定,“近期油價上漲不僅與俄烏沖突進展有關,所有數據都證實,在俄烏沖突爆發前,由于市場普遍認為閑置產能短缺,價格已經開始逐漸上漲并據有累積性。”
在回答有關到年底影響油價的因素時,AL-Ghais說:“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因素將是在鉆井、勘探和生產領域持續缺乏投資。這將推高價格,但我們無法確定價格將達到具體何種水平。”
經濟學人智庫大宗商品分析師馬Matthew Sherwood表示:“我們仍然認為,烏克蘭戰爭和市場供應吃緊將在短期內推動價格上漲,今年剩余時間里布倫特原油交易價格將維持100-120美元/桶之間。”
星展銀行分析師Suvro Sarkar表示:“OPEC和美國總體上都希望在短期內繼續提高產量,但增長速度有限,產量增長不太可能快于市場預期。”
上一篇: 全球烯烴市場下半年形勢不明朗
下一篇: 開工率再創新低,PP價格或有反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