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前中國聚乙烯行業處在擴能周期之中,企業在提升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對未來銷售領域開始新的布局。
從08年開始,聚乙烯行業經歷了3波快速擴能。09年聚乙烯擴能主要是中油、中石化企業,擴能后聚乙烯產能達到747萬噸。2014年煤制企業集中投產,聚乙烯進入煤制烯烴時代,產能增至1532萬噸。2020年開始多元化生產路線,輕烴制聚乙烯企業產能快速增加,截止2021年聚乙烯產能到達2836萬噸。
隨著產能的增加,企業類型占比也發生較大的變化,地方性企業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占比提升至40.34%。企業類型的變化帶來的是市場定價權的爭奪。
另外新增產能也給區域帶來更大的供應壓力。以21年數據來看,華東地區產能占比已趕超東北區域,占比位居第二。而從未來新增產能預期來看,華北及華南區域產能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預期。
2021年中國聚乙烯區域供需平衡圖
隨著三大消費地自給率的提升,全國貨源將進入再平衡狀態。
華北、華東及華南地區均是輸入型區域,但隨著自給率提升,上述區域內憂外患,壓力一方面來自于區域內自身企業的競爭,另一方面來自于區域外企業的調撥及進口貨源的沖擊。在此現狀下差異化生產及本土企業低成本優勢將會成為企業競爭的籌碼,屆時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兌調入貨源。另外華北、華東及華南進口依存度40%以上,因此國產貨源與進口貨源替代性的提升也是企業擴銷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上述區域沿海的優勢也是后期產品出口的優勢條件,可以重點關注越南HDPE及LLDPE、非洲地區的HDPE及LLDPE等。
對于東北及西北地區而言,輸出型區域的現狀較難改變。東北區域企業會汽運銷華北,火運通華中,下海去華東華南。西北企業則會汽運銷華北,穩固華北區域市場,借助鐵路運輸優勢擴展西南市場及華中區域。而作為區域內供應有限的華中及西南市場,未來或成為各大區必爭之地。就西南而言,西北區域鐵路運輸相對有競爭力。而對于華中地區,華東及西北地區通過汽運的方式進行運輸相較其他區域略存優勢。從供需情況來看,對于華中地區而言,需重點關注低壓薄膜、高壓薄膜、線型薄膜及低壓管材等產品。西南地區重點關注低壓低熔注塑,高壓薄膜、線型薄膜及低壓管材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