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寬幅大面積塑料薄膜時(如罩單、雨衣薄膜等),因接觸面大,產生大面積靜電。若機速快,原樹脂中未摻有抗靜電劑,嚴重時可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輕則降低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惡化勞動條件。在印刷小包裝塑料薄膜時(如食品袋、洗衣粉袋等),因摩擦面小,故產生靜電也較輕,所以并不妨礙安全操作,但影響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主要表現在:
①塑料包裝印刷主要基材
PE和
PP,在其分子結構中,含有極性基因,表面張力低,化學穩定性高,所以印刷前要進行電暈處理,以改變其印刷適性,但不能改變其抗氧性,更不能起抗靜電作用,由于塑料油墨是依靠氧化結膜的,這種不親和性,影響印刷油墨的干燥結膜。因此往往印刷后墨層表面看來已經結膜,但實質上內層尚未完全固化,由于靜電粘連,使薄膜與薄膜之間處于缺氧狀態,阻障墨層繼續固化的進展。若遇大氣溫度高,相對濕度大,更易形成墨層粘連。輕則使印刷墨色部分移染,重則薄膜不易揭開,圖象成片粘脫,從而成為廢品,造成經濟損失。
②靜電使薄膜互相粘在一起,增加印刷、分切、整理等工序的難度,因此工時消耗增多。
③薄膜印刷制袋包裝后,在儲運,存放過程中仍然不斷放電,繼續形成靜電積累,袋面易吸附灰塵。同時薄膜袋內層在盛粉狀物時,未裝粉的空間粘滿粉末,既影響熱封,也使袋內產品與空間層次的透明度降低,影響再現產品質量的功能。
由于上述原因,故塑料包裝印刷材料,必須進行抗靜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