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宏觀預期帶來的帶來的利好仍然作用PVC市場情緒,期現貨均表現相對樂觀,價格緩慢抬升。但因當前需求并未出現同步提升,因此缺乏后續動力。另外出口旺季對于PVC的提振也帶動了底部空間的上移。
關注點:1、宏觀對于情緒面帶動持續性;2、PVC出口持續時間與空間;3、液氯深跌后,PVC生產提負預期;4、下游放假時間節點。
國內防疫調整,政策面帶動市場信心
12月7日,防疫“新十條”落地,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后市場對政策促進持積極心態。加之在國內央行和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地產的支持力度以及各地購房政策繼續松綁,房地產市場回升預期進一步上升。短期有利于國內風險偏好上升,市場參與者對商品保持謹慎看多。
“外貿保衛戰”打響經濟回暖第一槍
在今年地緣政治沖突、能源成本飆升、通脹攀升的復雜嚴峻形勢下,全球整體需求疲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外貿企業訂單出現“旺季不旺”現象。2022年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5223.4億美元,同比下降9.5%,10月亦下降0.4%,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各地政府正幫助外貿企業“走出去”穩訂單、拓市場。如江蘇、浙江、四川、福建和廣東等多地組織外貿企業商務包機赴海外拓展國際市場。
美、韓鐵路罷工促進中國PVC出口
11月24日韓國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旗下的貨運工會“貨物連帶”發動貨車司機大罷工,全國約2.5萬名司機響應。美國爆發的鐵路罷工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7月,后因總統拜登的介入,60天的“冷靜期”后達成了一項“暫定”協議至12月8日。美、韓作為PVC在亞洲市場的主要出口地,國內因運輸導致的延后到貨問題對逐步進入旺季的印度市場來說影響頗大。在2022年面對低迷的PVC市場,下游制品企業多采取隨用隨接的采購政策,整體原料庫存不高,當遇到延后到貨時印度市場開始轉向中國等地采購。另外中國市場因防疫政策放松預期下,國外市場普遍對價格底部有所預期,中國臺灣臺塑貨源報出價格后也遭搶購,這也就促進了中國市場在11月下旬至現在的出口的突然增量。
小結:PVC在兩大助力下出現短期向好,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地產支持政策加碼以及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等都支撐PVC風向轉強。而出口方面,因在12月9日美、韓均停止罷工,后續我們將受到兩國貨源競爭。但因印度以及東南亞進入需求旺季,在本月出口市場仍然保持向好態勢。
雙節到來,下游制品企業逐步進入需求淡季
下游制品企業開工率在47.86%,環比增加1.90%,同比減少0.04%。型材開機率在36.25%,環比增加3.75%,同比減少2.88%。當前開工小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樣本企業地區復產帶動,特別是北方地區部分有趕制訂單情況出現。
PVC檢修企業較少,后期供應充足
如上圖所示,當前PVC企業周度產量逐步提升,主要是冬季檢修企業較少,企業保持穩定開工。在本周山東地區液氯價格下跌明顯,局部出現倒掛千元簽單,因液氯銷售問題,部分企業有計劃提升PVC產量以消耗過剩液氯,后期PVC行業開工將有所上升。
小結:供應面將保持穩定且有增量預期,1月份面臨“雙節”,PVC生產企業面臨出貨壓力,而下游企業因為工人返鄉等問題則有提前放假計劃,1月將面臨20多天的供需失衡期。
綜上,國內市場受到宏觀以及出口帶動,市場交易邏輯仍然是在未來,短期內PVC華東電石法5型粉價格將在5900-6300元/噸之間運行。
中期看,在冬季的需求淡季的背景下,基本面暫時并未出現明顯改觀,PVC高庫存將持續到春節后,1月份面臨了去庫以及成交壓力,仍有小跌預期。但兩會后對于政策面的預期較強,市場價格或有反彈。
上一篇: PP年底行情或有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