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中國聚丙烯進出口數量走勢來看,中國聚丙烯年度進口量雖有下降趨勢,但短期內難以實現徹底自給,進口依賴仍存,而出口方面,基于21年出口窗口大開,出口數量寬幅增加,出口產銷國開拓明顯。
一、中國聚丙烯進出口現狀
進口:2018-2020年中國聚丙烯進口量維持穩定增長,雖前期煤化工產能集中釋放,國內中低端貨源自給率大大提高,但礙于技術壁壘,中國對于高端聚丙烯的進口需求仍在;2021年美國寒潮天氣導致其境內聚烯烴裝置關閉,海外聚丙烯供應緊缺帶動市場價格水漲船高,進口資源不具備價格優勢,加之國內上海石化、鎮海石化、燕山石化等通過持續研究,分別在透明料、發泡料及管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場內部分進口高端聚丙烯被替代,進口量出現回落,但整體來看,技術壁壘仍存,高端聚丙烯依靠進口。
出口:2018-2020年中國聚丙烯年度出口量在40萬噸附近,基數較低,我國在聚丙烯行業起步較晚,產品多以通用料為主,在技術指標方面不具備出口優勢;但2021年開始,美國“黑天鵝”事件為國內生產企業及貿易商帶來巨大出口機遇,出口量大幅上漲至139萬噸,但礙于國內煤制企業的存在,成本更多元,受原油價格影響降低,2022年上半年原油價格大漲情況下,中國聚丙烯更具價格優勢,出口量雖不及2021年,但出口量仍可觀,整體來看,中國聚丙烯出口多基于價格優勢,且以通用料為主。
二、中國聚丙烯主要進口品類及來源
中國聚丙烯仍有部分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在高端產品方面,原料顯著依賴于進口,如高剛性注塑、中、高熔共聚(如汽車制造業)、高熔纖維(醫療防護)等行業發展增速,且對原料指標要求更高,進口依存度持續高位。
表1 2018-2022年中國聚丙烯進口情況分析(按來源地)
以2022年為例,進口來源國占比前三的國家分別為:第一名韓國占比23.45%,第二名新加坡占比14.58%,第三名阿聯酋占比12.81%,第四名中國臺灣占比11.97%。
三、中國聚丙烯困局中謀發展
中國聚丙烯行業發展至今仍受困于大而不強,尤其是缺乏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對聚丙烯高端料的進口依存度依然偏高,短期進口量繼續保持一定規模。因此,中國聚丙烯需要加大對高端產品研發生產力度,并對標具有全球競爭力產品,擠占進口份額的同時,持續擴大聚丙烯出口量能直接有效化解供應過剩壓力。
下一篇: 聚乙烯市場早間提示(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