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月廣東石化50萬噸/年、海南乙烯20+30萬噸/年陸續投產,華南地區新裝置成功落地拉開中國聚丙烯2023擴能新序幕,產能的極速增加,導致供需矛盾加劇,幸經過近幾年生產企業乃至貿易商持續不斷出口布局,出口體量增加,為聚丙烯供需再平衡提供可能。
一、擴能步伐不止 產能再增加
2023年2月,聚丙烯年內累計投產產能已達145萬噸/年,廣東石化50萬噸/年、海南乙烯20+30萬噸/年、弘潤石化45萬噸/年,均已有序生產,2023年年內未來還有810萬噸/年產能等待釋放,尤其廣西鴻誼30萬噸/年,上游已打通,山東京博60萬噸/年由2022延遲至今,料不日將正式投產,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下,宏觀經濟壓制阻礙了部分企業的投產步伐,但擴能方向不改,供應不斷增加。
二、“黑天鵝”事件帶動下聚丙烯出口量驟增
2018-2020年,中國聚丙烯年度出口量穩定在40萬噸左右,但2021年2月中旬,美國遭遇強烈寒潮襲擊,境內1300萬噸聚烯烴裝置停產,供應不足導致美國聚丙烯市場一直不斷刷新新高,持續上漲,美國海灣拉絲離岸價年內高點達3053美元/噸,漲勢驚人。雖后期裝置陸續恢復,價格出現回落,但仍處高位,且供不應求局面直到10月才得到徹底改善,“黑天鵝”事件為中國聚丙烯生產企業及貿易商提供巨大機遇, 年度出口量上漲至139萬噸,而2022年礙于國內煤制企業的存在,成本更多元,受原油價格影響降低,2022年上半年原油價格大漲情況下,中國聚丙烯更具價格優勢,出口量雖不及2021年,但出口量仍可觀。
三、持續布局下 中國聚丙烯出口范圍擴大
2018-2022年間,中國聚丙烯出口目的地由相對集中轉變為逐步分散,中國聚丙烯出口目的地范圍更加廣泛, 2018-2020年聚丙烯出口量不高,主要方向為東南亞國家越南、泰國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原因在于地理位置更為優越,運輸較為便捷,且越南以制造業著稱,對原料的需求更為旺盛;2021年開始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越南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制造業受挫嚴重,原料接收量減少,而印度、巴基斯坦在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控制后,需求維持旺盛,原料接收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美國受極端天氣影響裝置關閉,歐美地區供應減少,在此背景下,國內生產商及貿易商嘗試往距離更遠的中東、南北美地區出口,至土耳其、美國出口量明顯增加,2022年因歐美深陷經濟通脹,中國聚丙烯出口至南美及土耳其等地資源亦有所增量。
四、聚丙烯擴出口再平衡
擴能步伐增加,及全球資源大流通背景下,為達市場穩定,“減”進口、“擴”出口助力中國聚丙烯實現再平衡,一方面,國內生產企業要加快產品研發進程,積極實現進口資源替代,減少進口資源流入,另一方面,在高端聚丙烯技術研發基礎上,增加出口品類,現階段雖仍以拉絲、均聚等通用料為主,但也有纖維、BOPP、透明等品類的逐步出口,出口品類更多元。并且隨著近年來國內主要生產企業不間斷進行策略性出口,出口面得到長足發展,出口范圍不再局限于東南亞、南亞等地,陸續開拓歐美、南美、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出口范圍更加廣泛,后續仍需及時關注全球各地 PP價格及需求,靈活選擇出口產銷國,積極開拓出口范圍。未來伴隨國內供應增加價格下降、以及一體化的成本競爭優勢,疊加國外剛性潛在需求,中國聚丙烯出口量將持續增加。
上一篇: 聚丙烯:驅動未至,價格先行
下一篇: 丙烷脫氫聚丙烯困境及未來發展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