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西北地區產能豐富,但地廣人稀、經濟發展相對遲緩,需求有限,難以消化當地資源,供需矛盾凸顯,導致資源外銷比重較大。
在2010年的時候,中國第一家煤質烯烴企業投產,當時煤炭價格低,再加上煤化工企業擁有自己的煤炭資源,成本因素占主要優勢,疊加當時聚丙烯利潤高,使得當地企業紛紛投產,在2014-2015年進入集中投產時期,2018年西北產能達到頂峰,占據國內全樣本生產企業產能的26.30%,成為最大的產能區域,后期在國家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下煤制企業投產進程放緩,到2022年,西北地區就失去了領頭羊的低位,被華東地區超越,2022-2023這兩年來,華南區域消費能力強,而且有天然的出口優勢,港口條件便利,便于原料進口及產成品的出口,廣東制造業非常發達,下游行業集中,再加上地方政策的招商引資,吸引了很多的企業進入,預計到2025年華南地區將成為國內聚丙烯最大的產能區域,西北地區雖然也有新裝置投產,但相對來說所占比例逐步減少。
西北地區聚丙烯資源豐富,為聚丙烯主要供應地區。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身居內陸交通受限、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等特點,開發不足,當地資源難以消化,所以西北地區屬于外銷型區域。
如圖所示,西北地區資源流向的主要省份,包括河南、陜西、江蘇、山東、浙江,流向占6%以上,所屬西北的陜西緊占8.78%,可見西北地區留在當地的資源甚少。
未來來看,新增擴能逐步釋放,但進程放緩,全國產能占比減少,產能利用率多數滿負荷運行,隨著前期裝置檢修的回歸,產量將有所增加。終端企業消費偏低,資源配送受限,后期仍以外銷為主,除了以上介紹的五大省份之外,四川、湖北、河北三省也將成為流向的主要城市。現處于淡季,價格延續震蕩整理,維持在7000元/噸左右,金九銀十隨著旺季的到來,有望漲至7200-7300元/噸。
上一篇: 宏觀刺激反彈后,未來聚丙烯市場走勢如何
下一篇: 宏觀利好支撐 聚丙烯市場偏強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