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5月底聚丙烯期貨跌破6800元/噸后,市場進入長周期偏強格局;市場行情的逆轉,一部分原因是利空因素集中消化,使得市場不具備再次下跌空間;二是在二季度,政策面利好消息頻出,在一定程度提振業者心態,使得市場易漲難跌。綜合來看,聚丙烯此次上漲,并非單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市場整體的選擇。
一:原油率先拉漲 成本支撐為上漲行情提供支撐
自6月中下旬OPEC+減產消息釋放疊加夏季出行高峰期下燃油需求的旺盛使得油價進入快速上漲周期,如圖所示,原油漲幅遠超聚丙烯市場漲幅,在原油高成本支撐下,聚丙烯作為其下游附屬產品,原油價格的波動難以直接影響到聚丙烯價格的漲跌及供需的變化,然其對市場氛圍的提振,使得聚丙烯市場進入易漲難跌行情。
二:宏觀政策消息利好頻出 進一步刺激市場漲勢
7-8月本應是聚丙烯傳統需求淡季,然在各部門密集出臺較多經濟刺激政策,顯示國內穩風險與穩預期意愿,政策陸續出臺背景下,市場對未來市場走勢樂觀。
三:供需是價格的核心 在低庫存及需求回暖預期下盤面拉漲有跡可循
2023年以來,“庫存去哪了”一直是業內從業人士心中的一根刺,明明下游開工連續下滑,市場持貨意愿低位為何庫存始終維持去庫態勢?其實究其原因,或在市場整體格局里面找到端倪。在強投產背景下,聚丙烯下游規模亦處在持續擴張階段,今年上半年BOPP新增7條產線,擴能達到31萬噸/年,塑編市場亦如是,新上產能及擴建產能如過江之鯽,新產能的釋放勢必會影響原先的供需格局,使得市場出現開工下滑的現象;但此并不能說明貨源消化能力的下降,亦不能成為行業價格的評判因素。
綜合來看,本次聚丙烯市場的拉漲或與成本及政策支持密不可分,然其究竟或許是供需格局的選擇。截至2023年8月,年內聚丙烯新增產能達到295萬噸/年,然兩油庫存同比達到-9.49%的跌幅,其足以說明聚丙烯下游存在較強的貨源消化能力,且金九銀十的到來,需求旺季預期進一步刺激市場情緒發酵,從而使得市場出現如此反饋。未來來看,期貨市場的選擇或提早于現貨市場,目前現貨出現明顯的跟漲乏力現象,基差的走弱或抑制價格的進一步走強,建議業者關注政策落地后的市場反饋及庫存消化情況,庫存或稱為聚丙烯價格下一步走勢先行指標。
上一篇: 逢提振心態向好 PP中長期預期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