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中國海關統計,今年1-7月我國PVC純粉累計出口127.22萬噸,累計同比下降11.53%,目前出口仍盈利,然國內供應壓力較大,電石及乙烯高成本下,內外貿價格仍面臨上漲壓力。
當前原油價格高位震蕩,國內電石供應緊張,價格接連上漲,PVC成本支撐高位,然國外市場受制于需求淡季延長,出口淡季備貨結束后短期內需求降溫。
一、國內市場價格震蕩,內外盤價差收縮
國外PVC市場受當前需求淡季影響未能助力市場繼續上行,盡管當前原油價格高位走漲,然國內PVC市場需求難掩弱勢,下游制品企業開工7-8月跌至45%以下,低位僅次于春節期間。
印度市場方面隨著中國資源進入,其國內供應預期充足,而下游當前仍處于淡季,尤其季風季節延后結束,其國內商家持續采購意愿降低,供需矛盾開始凸顯,市場高位開始走弱。8月底價格意向走低10—20美元/噸,印度國內PVC樹脂價格環比下跌2-3盧比在76-78盧比/千克。10月份亞洲PVC市場報價考慮到目前的需求情況,預期價格可能存在一定空間下調。
二、PVC出口利潤受擠壓
截至2023年8月25日,中國PVC出口利潤降至10-20美元/噸左右,鑒于國內市場價格高位,及企業前期預售偏好,新增預售貨源量不足,企業出口報價維持堅挺,而印度等海外市場暫無明顯需求亮點,印度、東南亞、等地市場價格均出現承壓,部分區域價格看低,短期出口利潤承壓向下。
三、出口前途充滿挑戰
雖出口仍有套利空間加之國內供應壓力亟需緩解,促使國內生產商積極出口,但出口機遇與挑戰并存,首先匯率波動頻繁,尤以人民幣出現貶值,理論上有利于出口,但也讓市場觀望情緒上漲。其次,目前東南亞地區受美國地板等產品溯源問題,導致東南亞制品代加工及加工產業受損,地板類產品需求放緩。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國家--印度,其印度化學品和石化部向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近期提交了兩份文件,要求印度標準局(BIS)對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的進口提出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準則的質量要求。市場預期政策在遠期一旦實施是對PVC出口將是利空,但今年出口暫時是安全的,印度方面想要執行BIS認證,預計至少有半年緩沖期。
綜上所述,雖目前出口維持盈利,然國內產品供應壓力依然過大,遠期國外市場存較大不確定性,10月市場或存下跌空間,外盤價格或縮減,尤其四季度面臨全球PVC生產供應高峰期,中國及東南亞等主要制品加工區域經濟復蘇帶來的壓力等利空因素,出口挑戰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