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們有清醒的現實感,這一年有挑戰也有希望,有內耗也有內卷,23年聚丙烯用希望對抗一切不確定性,在政策刺激中尋找更多行業機會。年度聚丙烯市場關注熱詞分析:
復蘇:消費與服務業以高斜率復蘇開局,居民生活半徑被重新打開,聚丙烯從景氣底部回升,快消費強勢向上,消費者信心指數雖有回升,但任重道遠;
265萬噸: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投資充滿確定性,高速發展的中國聚丙烯在2023年上半年落地增產255萬噸,年內總產能有望突破4000萬噸,創下歷史投產之最;
-500元/噸,向春而行被證偽,由2022年過于悲觀轉向樂觀后的高預期溢價走向現實,疊加國外風險事件共振下行,上半年聚丙烯跌幅超500元/噸。下半年在高增產、低利潤、高庫存的壓力下,紅線目標:穩。
107天:弱現實下強預期逐漸遜色,大量裝置投產帶來國產巨幅增量,宏觀擾動引發情緒擔憂加重,聚丙烯連跌107天,價格逼近周期內低點;
3500萬噸:消費是推動行業增長的基礎性力量,下半年刺激政策密集出臺,將恢復消費提升至擴大消費,多措并舉下不斷激發聚丙烯需求釋放新潛力,年內有望突破3500萬噸的新高點;
內卷:產出低質化、產品同質化、價格內卷化、營銷模式趨同化下的內卷無處不在,新進入企業在激烈競爭中不斷精進自己,提效率,降成本;
反卷:高速擴能下,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高端化、差異化、專業化成行業發展共識;
向外看,全球供應鏈加速重塑,伴隨國內產業轉移,聚丙烯積極尋找出口機會,堅定不移的走原料出海戰略;
高速擴能下的聚丙烯百舸掙流奮楫者先,同質化競爭導致了無法回避的價格競爭,我們過于聚焦產品的價格競爭,往往忽略了行業關注點轉變,當下行業已經進行了哪些轉變?
行業轉變之一、原料成本波對企業加工利潤的影響,未來需不斷提升原料話語權。原料價格波動是影響企業加工利潤變化的主要原因,在原油方面中國話語權仍較弱,阿美公司近期加強對華投資引起廣泛關注,中東超級土豪持續加碼,正在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當前中國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的經濟環境、悠久的人文環境、安全的社會環境等等,都是外企包括沙特阿美公司投資考慮的必然因素,中沙雙方就原油采購、原料供應、化學品銷售、精煉化工產品銷售、原油儲存及技術分享等方面進行合作,有望從源頭上減少原油價格波動對生產利潤帶來的風險,從而穩定企業原料供應,實現強強聯合。
行業轉變之二、結構簡單的錢貨交易,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市場的運行,也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的波動和風險。多層次的交易需要關注多維度因素,堅持不同產品不同定價,拓寬產品定價方面的自由度,進行精細化的業務管理,重視工具的作用,期現結合,綜合把握市場風險,重視分銷的作用,進而尋找更多利潤機會。
行業轉變之三:全球供應鏈加速重塑,產業轉移加快,堅定不移的走原料出海戰略。2021年原料才戶口窗口打開后,經過2年的探索,聚丙烯出口區域從東南亞、南亞拓展到歐美、土耳其、南美等國家,出口品類也由拉絲、注塑不斷增加至薄壁注塑、抗沖共聚、透明等。同時新投產的煉廠一體化企業多分布在沿海一帶,具備先天的出口便利條件,方便生產企業實現跨國戰略布局。
行業轉變之四:材料時代已來,化工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提出,2025年高端聚烯烴塑料自給率力爭提升至70%附近。我國新材料產業正處于由中低端產品自給自足向中高端產品自主研發、進口替代的過渡階段;國內高端新材料技術和生產偏弱,近年來產能雖有顯著提高,但未能滿足國內高端產品需求,材料強國之路任重而道遠。當前解決產業卡點、突破核心技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盡管材料的周期長、難度大,國內廣大民營企業家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做行業的價值創造者,為中國各個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做貢獻。
聚丙烯行業轉變是挑戰也是機遇,當前生產企業已無法依靠削減成本等傳統手段提升業績,需要發揮現有優勢和發掘潛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聚丙烯生產設備以及工藝的研究,同時高端化發展也是聚丙烯相關企業需持續耕耘的長期課題,加大科研投入,研發出性能更加優良、附加值更高的聚丙烯產品,實現產業戰略轉型,中國聚丙烯強國之路任重道遠。
【創新發展,塑造未來】2023.10.25日隆眾與您相約安徽合肥,以“汽車新材料產業大會”為依托,重點聚焦輕量化汽車原材料論壇,從材料、市場、供應鏈、下游應用等方面出發,在總結歷史與把握現在中,明過往、知現狀、見未來,共同奔赴塑料行業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