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聯合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在“以竹代塑”倡議基礎上呼吁各國在發展戰略和規劃中納入“以竹代塑”元素,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目標。
“以竹代塑”的相關背景自不必說,為應對白色污染。竹材作為一種綠色、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是基于自然的可持續替代塑料的優質選擇。從應用領域來看,可以分為一次性用品,包括一次性餐具(吸管、刀叉、餐勺等)。外賣餐盒、吸管雖然產品的單個重量較小,但使用量大。2022年塑料吸管消費量達460億根,合計重量在30000噸左右。一些快遞、外賣包裝等軟質一次性包裝,從塑料的角度看,在未來存在需求上做減法的可能。竹制吸管已經有逐漸興起的趨勢,當然這一領域,塑料吸管已經逐漸被紙質吸管替代。竹制的盆、杯、碗、盤等餐具用品,已經有所出口,主要銷往西歐等地區。
日用品方面,竹制的電子產品外殼,如竹制的鍵盤、計算器、鼠標等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同時我國也是主要的紐扣生產國,紐扣產業的綠色升級轉型也面臨機遇和挑戰。竹制砧板、茶杯、牙具、文具等。
從比較大的數據維度來看,總體塑料制品產量在2023年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從9月塑料制品的數據來看,9月環比增長7.29%,并不讓人意外。同比下滑1.47%,累積同比下滑4.16%。累積同比同樣出現下滑,確實讓人意外,以往的生意不好,多流于大家口頭,從數據看依舊出現下滑,是近5年來的首次。確實值得注意。以竹代塑,基于竹制品本身的物理屬性,目前來看,對于聚乙烯產品的直接替代,量暫時并不多,但政策上的引導,可能會逐漸落實。后續對于產業的影響,依舊值得觀察。
上一篇: HDPE薄膜排產比例增加,價格下跌
下一篇: 抗沖共聚聚丙烯產量止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