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統計,2024年聚丙烯擴能計劃在880.5萬噸/年,若全部順利投產,聚丙烯年產能或將達到4856.5萬噸/年,產能增速高達22.15%。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聚丙烯需求增速難以匹配超高供應增速,那24年,聚丙烯將如何實現行業供需再平衡?
一:邊際產能擠出 低開工抵消高擴能帶來的供應壓力
從近五年聚丙烯產量與產能利用率走勢來看,聚丙烯年均產能利用率自2022年起進入下行通道,主因全球地緣局勢沖突不斷疊加OPEC+減產政策盛行,使得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大宗商品生產成本驟增,成本檢修成為行業規避利潤風險的途徑之一;其次聚丙烯大擴能周期下,局部資源過剩使得行業內部調整,擠出邊際產能緩解供應壓力成為市場共識。2022-2023年煉化企業均有不同程度降負減產行為,2023年更是迎來集中性大修現象,使得聚丙烯年均產能利用率再創新低。
24年來看,在22.15%的高擴能壓力下,降負停產行為或有愈演愈烈態勢;排除部分裝置因成本及投產進度等客觀原因推遲外,聚丙烯年均產量增速仍預期在10.65%以上,聚丙烯供需再平衡過程中勢必要通過產能利用率調整來完成,預計24年聚丙烯年均產能利用率或下降至69.70%,同比下降8.32%。
二:積極擴展需求新路徑 原料出海戰略勢在必行
從近五年中國聚丙烯出口量變化走勢來看,2019-2023年中國聚丙烯出口整體呈寬幅增長后窄幅回落局勢,2019-2020年間中國聚丙烯年出口量持續穩定增長但增速緩慢,國產聚丙烯產能不斷擴大,市場供需壓力逐漸凸顯,出口市場的打開可以更好的平衡供需端關系,基于此,各大石化及中油、大型貿易商一直積極開拓出口渠道,并取得一定成果,另外國家為提高國際競爭力,鼓勵出口,制定出口退稅制度,聚丙烯出口稅款可返還13%,加之中國市場價格長期處全球洼地,在價格方面更具競爭力,出口套利窗口不時打開,出口量維持一定體量。
24年來看,中國聚丙烯市場受制于高速擴能帶來的供應壓力,市場價格預期走弱,國際市場或出現部分增長點,比如今年備受關注的印度、及近兩年中國新開發的南美市場等,或在出口窗口打開周期內承接部分中國資源,預計24年出口增量在31.88%,達到166.42萬噸
三:專用料領域競爭白熱化 尋求內需新亮點
從需求端來看,2019-2023年中國聚丙烯消費量持續增加,年均復合增長率在7.77%。近五年來看,中國聚丙烯下游消費量的增長率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其中,2020年消費增長率達到近五年來最高點,在17.37%,2022年增長率降至0.66%。
2023年中國聚丙烯表觀消費量在3671.78萬噸,同比增加11.63%。2023年,為了穩經濟、促發展,國家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消費,比如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家電補貼、首套房利率下調等,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聚丙烯的消費,但同時,受到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市場信心不足,工廠訂單增量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聚丙烯的需求增速。
未來來看,聚丙烯需求仍有較多增長點,截至2023年中國聚丙烯進口量預計仍在390萬噸以上,進口替代及下游新興領域的不斷擴大或助力聚丙烯供需再平衡。
綜合來看,聚丙烯作為國家“油轉化”項目排頭兵,擴能壓力空前,行業面臨較大的過剩壓力;然隨著新進入玩家的不斷推陳出新,市場亦或釋放出不一樣的活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愿聚丙烯行業在變局中破繭成蝶,重獲新生!
下一篇: PP粉料區間整理 漲跌兩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