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進入1月份,原本以為國內計劃檢修裝置將會減少,國產量增加明顯。不成想,實際情況卻是相反的,近期國內非計劃內停車較多,中韓石化、浙江石化……亦是如此。
預估1月份國內產量的時候,當時測算的1月份的產量預計達到近250萬噸。這個產量可以說放在歷年任何一個月里面都是之最。
但是進入1月份以后,國內部分裝置就像商量好一樣,由于種種因素導致趴窩停車。這期間有裝置因為種種故障停車檢修、上游停車導致原料供應不足停車、原料成本太高虧損停車等等。從數據上來看,2023年12月28日當周的停車影響量僅為4.6萬噸。而2024年1月11日當周的停車影響量達到了8.19萬噸,增幅達到了78.04%。
即便是當前裝置檢修較多,但并未對市場價格起到明顯的支撐。市場價格還是跌跌不休,縱使期貨價格反彈也并未帶來任何的利好。究極原因還是由于受生產企業庫存壓力偏大所導致。1月12日兩油庫存為62萬噸,較去年同期庫存(49萬噸)累庫13萬噸,同比增長了26.53%。即便是2023年春節早于今年,但偏高的庫存也導致市場人士看空。
而需求端來看,據我們隆眾咨詢了解,部分下游工廠在1月中旬開始陸續放假,需求后期的持續減弱。屆時,隨著當前臨時停車的裝置陸陸續續恢復重啟,生產企業也將會進入去庫存的高潮階段。供需矛盾預計將會更加突出,價格在后期存在繼續下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