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由于PP粉料與粒料的終端下游應用存在明顯的重合,兩者之間經常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近年隨著PP粒料生產企業的新產能不斷相繼投放市場,產能不斷增大,粉料與粒料之間的價差也隨之明顯縮小,故導致其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供應上均對PP粉料市場形成了明顯的沖擊。
PP粉、粒之間價差收窄趨常態化
粒料因物理性能、力學性能、耐候性上的優勢對粉料的替代性較為明顯,受技術、成本及市場需求定位等因素影響,粒料價格要高于粉料,正常粉料和粒料價差應該在300-400元/噸,近年隨著粒料新產能的高速釋放,其價格重心也因競爭激烈不斷下移,與粉料之間的價差也在逐年收窄。據隆眾跟蹤統計,近三年來粉粒之間的年均價差基本維持在300元/噸以內,個別時段甚至出現倒掛現象,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終端市場對PP粉料的消費。
PP粉產能利用率下降,新進入者減少
據跟蹤統計,近五年國內PP粉料產能繼續穩中有升趨勢增長,2019-2023年國內PP粉料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在6.63%。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近年國內PP粉料企業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呈下降趨勢。主因由于PP粉料企業多以外采原料為主,受制原料丙烯價格漲跌明顯,部分裝置因經濟效益等問題,階段性停工降負成常態。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近五年來國內PP粉料裝置主要以擴能為主,新進入企業裝置有限。一方面受PP粒料裝置的高速擴能,粉料與粒料之間的價差收窄,部分下游市場被擠占,另一方面由于PP粉料下游應用領域相對較為單薄,市場競爭優勢不明顯。
近五年隨著PP粒新產能的大量釋放,導致場內供應增長明顯,截至2023年PP粒料產量高達3193.59萬噸,較2019年增長42.59%,而PP粉料一方面受粒料供應大幅增長的沖擊,另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經濟效益等因素,產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等因素,整體供應出現一定的萎縮,截至2023年PP粉料產量在307.5萬噸,較2019年下降18.13%。由于粉、粒料在應用品類上有明顯的重疊,在兩者之間價差低于買方市場心里預期之時,用戶會更傾向于PP粒料上的采購,因此未來市場PP粒市場對于PP粉的影響會長期存市場。
PP粒料與粉粒存在一定替代,但并不能全完替代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PP粉與粒料在品種的生產上有著明顯的重疊,從理論上來說,粒料在應用上可以完全覆蓋粉料。由于拉絲的主要下游應用是在塑編行業,隨著市場競爭愈加激烈,PP粒料于對拉絲的排產是呈明顯下降趨勢,而PP粉料因價格優勢仍有一半以上還是集中在拉絲上面。而纖維料方面,隨著近年市場下游應用研發的拓展,粉、粒料之間的應用有所差異,其中粉料的下游用用除了無紡布產品之外,得益于其產品混合均勻,可塑性較強,深得改性塑料企業的喜愛,在改性市場應用相對有著明顯的勢,故其市場供應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來看,PP粉料在下游部分應用領域是PP粒料無所替代的存在。
盡管PP粒料與PP粒料之間存在較強的替代性。然相較于粒料,PP粉料生產工藝相對成熟,開停機靈活 、成本費低,因此價格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優勢。此外粉料生產裝置規模多較粒料小,其工藝調整相對靈活,融指范圍也較寬,MFR從0.1-50都能生產,可以做到對客戶提出的要求適時調整,這是粒料裝置無法比擬的。因此,未來盡管PP粒料對PP粉料市場的沖擊會持續,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未來PP粉料行業發展趨勢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內PP粉料市場外采企業多以中小型規模裝置為主,尤其15萬噸/年以下規模企業多無配套上游原料裝置,在市場競爭相對非常被動。對于當前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以及行業經濟效益等多重考慮,企業投放大量資金及時間去投建上游配套裝置的可行性不高,不過鑒于PP粉料產品可塑性強的獨有特性,企業或將往專用產品發展的可能性較強。
近年隨著全球汽車、家電、辦公設備、電動工具等產業不斷向中國轉移,以及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不斷推進,我國改性塑料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而PP粉料作為改性基礎原料, 市場對其的需求將持續提升,未來與改性塑料合作或開發配套專用改性塑料將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