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聚丙烯行業迎來新變革,一方面,國內聚丙烯產能的集中增加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另一方面,受經濟整體增速放緩及外貿訂單減弱影響,透明聚丙烯烯下游需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上半年透明聚丙烯供需矛盾升級,但在宏觀調控下,二季度仍走出逆勢上行的態勢,隨著傳統淡季的到來,透明聚丙烯上行之勢能否延續,三季度行情能否再創新高?
一、政策助力下 透明聚丙烯基調向好
2024年上半年,穩經濟背景下,國家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多地傳來房地產新政,繼續下調首套房利率,寬松的資金扶持政策使得部分資金流入市場,盤面表現活躍。兩會的召開也給予市場一定信心,另外,國務院印發關于節能降碳的行動方案,其中涉及到石化行業的節能降碳行動,市場對聚丙烯行業供應縮水的預期增加。
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增聚丙烯投產產能累計在275萬噸,但受原料受限導致的聚丙烯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或者個別企業因裝置投產初期尚不穩定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截至7月1日,上半年新投產聚丙烯裝置均以產均聚聚丙烯為主,尚未涉及透明聚丙烯。因此,盡管上半年聚丙烯裝置產能有效釋放,但對透明聚丙烯的供應暫無影響。
二、供需博奕下 二季度透明聚丙烯進逆市上行
3月底4月初開始,聚丙烯行業進入集中檢修階段,3-5月份聚丙烯的檢修損失量持續增加。從原料來源看,油制PP企業檢修量居高不下,從企業性質來看,地方企業檢修損失量尤為明顯。檢修產能來看,6 月份檢修涉及產能共計1536 萬噸,較 5 月檢修產能增加 258 萬噸。未來檢修來看,7月份聚丙烯生產企業檢修裝置只有茂名石化20萬噸/年、寧夏寶豐三線50萬噸/年、京博聚烯烴二線40萬噸/年、寧夏石化10萬噸/年,隨著部分裝置的陸續回歸,后期聚丙烯供應壓力或將繼續增加。
2024年上半年,透明聚丙烯平均利潤在-122.40元/噸,較2023年的412.20元/噸下降-534.6元/噸,跌幅129.69%。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2024年上半年國際原油維持在較高價格震蕩,區間在80-90美元/桶,而占比最大的油制透明聚丙烯成本倒掛成為常態,同時也給予透明聚丙烯堅強的底部支撐。隨著OPEC+減產的繼續推進,預計國際原油或繼續維持高位,繼續對透明聚丙烯起到正向的成本支撐。
隨著二季度聚丙烯生產企業檢修集中階段的到來,透明聚丙烯產能利用率均值在0.013%,其中,低點在0.007%,出現在6月初。隨著后期檢修裝置的陸續回歸,透明PP的產能利用率或有走高空間。
2024年透明聚丙烯行情波動幅度明顯收窄,二季度盡管需求不佳,但透明聚丙烯整體行情仍表現出上行態勢。2024年上半年華東地區透明聚丙烯均價在8696.15元/噸,較2023年同期8637.89元/噸上漲58.26元/噸,漲幅0.67%。近期下游需求端的弱勢力量逐漸占據上風,貿易商讓利心態明顯,尤其高端價位,跌幅在50-100元/噸不等,下游工廠剛需進一步萎縮,成本端利好在常態下對市場的支撐作用相對減弱。此外,供應端壓力有增無減,目前華東地區透明PP高端價位走軟,目前區間價在8500-8900元/噸。
三、多方因素制約下 三季度漲勢能否延續
2024年下半年,中國仍有565.5萬噸的聚丙烯產能持續釋放,如山東金誠石化(30萬噸/年)、山東裕龍石化(190萬噸/年)、鎮海煉化二期(50萬噸/年)及中石化英力士(天津)石化(35萬噸/年)等。從原料來源看,下半年投產企業中,多數為煉化一體化裝置,油制PP占比高達70.82%,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產共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將加大透明聚丙烯的排產比例。因此從擴能方面,下半年透明聚丙烯的新增擴能明顯高于上半年。
2024年二季度透明聚丙烯下游開工率均值在50.58%,較一季度的55.09%下跌4.51%。隨著氣溫的回暖,從5月份開始,透明聚丙烯下游需求持續走弱,內需方面,工廠訂單的不連續性導致工廠開工積極性不高,外貿訂單受海運費及經濟等多方面影響亦出現不同程度回落,部分工廠以走成品為存為主,短期來看,目前透明PP下游行業需求疲態難改,多數企業開工繼續維持低位運行,分行業來看,家居行業開工下滑,奶茶杯略有提升,醫療方面波動有限,盡管夏季高溫天氣促使奶茶杯需求增加,但因其在透明PP中占比較小,因此對透明PP提振有限。
由于透明PP價格波動幅度逐步收窄,價格走勢相對平穩,對于下游工廠來講,投面備貨意愿明顯降低,市場貨源的流通性大幅降低,大部分貨源集中在上游生產企業與中間貿易商之間,而下游工廠則為保證資金流動性、減少投資風險,多數采取隨用隨拿的策略。
綜合來看,2024年上半年,盡管透明聚丙烯經歷傳統淡季,但在偏暖和宏觀調控政策下,疊加產品供應端與成本端的利好加持,透明聚丙烯仍然走出逆勢上漲行情。下半年,宏觀消息的釋放頻率或將降低,而對于透明聚丙烯而言,其價格走勢仍聚集在產品基本面,而成本與供需依舊是決定透明PP行情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放眼第三季度,預計三者因素仍將互相制約,其價格難以走出震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