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我國對高性能聚丙烯需求不斷增加,供不應求局面助推中國聚丙烯市場快速發展,自給能力提升,帶動中國聚丙烯對高端產品進口減少,對海外資源輸出體量增加,無形中推動全球貿易格局再度轉變。
一、新興需求助推 中國聚丙烯高端化發展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包裝、醫療器械等行業快速發展,高端聚丙烯需求增量明顯,聚丙烯作為需求導向性產品,產業高端化發展進程加快。
前期基于中國聚丙烯行業起步較晚,中國聚丙烯持續處大而不強態勢,高端產品多數依賴進口,而業者也大都意識到問題所在,近年來以兩油為主的生產企業,積極對標全球競爭力產品,對高端產品的研發步伐加快,并且在多數領域均取得不俗成果,成功降低多種高端產品的進口依存度,實現中國聚丙烯行業的跨步式發展。
二、中國聚丙烯凈進口國向輸出國逐步轉變
得益于中國聚丙烯行業快速發展,以及海外局勢變化帶動中國與全球聚丙烯貿易交流更加密切,中國資源全球化趨勢明顯。而隨著行業發展過程,“減”進口、“擴”出口助力中國聚丙烯實現供需再平衡方針確立。中國聚丙烯年度進口量下滑明顯,而出口持續增量。
中國聚丙烯年度進出口數量來看,隨著中國聚丙烯高端化發展步伐加快,透明、管材、高熔共聚等前期進口依存度高位產品,自給率提升明顯,導致年度進口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而年度出口數量來看,自2021年黑天鵝事件帶動下,年度出口量實現成倍增量,而隨著國內企業持續布局海外市場,2024年預計中國聚丙烯年度出口量或在220萬噸左右,再度實現寬幅增量。
整體來看,中國聚丙烯進口量逐年遞減、而出口量持續上漲,預計在2026年可實現進出口數量逆轉,中國聚丙烯由凈進口國轉向凈出口國。
三、中國聚丙烯強勢發展 助推全球貿易格局生變
中國作為全球公認的化工大國,前期持續受困于大而不強劣勢,但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布局,中國化工全球地位急速提升,尤其是近幾年技術提升速度極快,各子行業都不斷有世界級裝置投產,無論是規模還是先進性都居于全球前列。而歐美企業卻受制于金融危機的影響,裝置亦不斷老化,新產品研發也趨于停滯,對我國的優勢大幅削弱。
而隨著近年來海內外局勢的不斷演變,聚丙烯全球貿易流向頻頻發生轉變。中國聚丙烯逐步由凈進口國向凈出口國過渡,行業位置的轉變,對全球貿易格局會產生哪些影響?讓我們一起通過數據了解一下。
沙特及韓國前期一直處全球主要出口國位置,但近五年年度出口量來看,出口量均出現下滑,而反觀中國聚丙烯年度出口量,則處明顯增量狀態,原因幾何?讓我們來逐一解析……
中國方面:持續高擴能,國內供應壓力增加,企業積極布局出口,2021年“黑天鵝”事件,中國聚丙烯出口窗口大開,年度出口量實現成倍增漲,出口產銷地快速拓展,由主要集中東南亞國家,到打開拉美、南美、非洲等地市場,后續在國內企業及貿易持續布局下,年度出口量有望繼續增量。
沙特方面:得益于中東地區具有發展化工行業得天獨厚的條件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當地有阿曼煉油和石油工業公司、沙特國家工業、博祿化工等國際聞名企業,產能豐富,且因地理位置優越,產品向全球輸出,但當地政局動蕩,2024上半年因紅海事件影響,當地資源輸出受阻,且中國聚丙烯資源基于位置優勢,逐步擠占其在東南亞市場份額,其年度出口量逐步下降。
韓國方面:化工行業起步較早,聚丙烯生產企業眾多,且前期規劃完善,各企業均有重點發展品類,SK主打產品為HCPP,韓華道達爾為PP薄壁注塑料,韓國曉星為PPR管材料和纖維,大韓油化主要生產電工用聚丙烯膜料等;產品性能優勢突出,21世紀以來,著眼于全球化布局,產品遠銷歐美國家。但基于地理位置優勢,對中國輸出體量巨大,但礙于近兩年中國擴能明顯,資源替換性增強。另外韓國成本端依托進口,產品輸出多依靠品牌口碑,而非出口套利,故標品輸出受中國影響明顯,年度出口量逐步下降。
整體而言:在國內生產企業的不斷自強中、在全球貿易流向的快速轉變下、以及當今不斷變幻的國際形勢帶來數不盡的挑戰中。中國作為全球塑料市場最大的蓄水池,通過其自身高質量發展,在全球貿易格局中,逐步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撼動沙特及韓國主要出口國地位,助推全球貿易形成新格局。
上一篇: 上半年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3%
下一篇: 成本居高不下 聚乙烯生產企業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