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道,內蒙古煤基新材料項目采用綠氫與現代煤化工協同生產工藝,烯烴總產能為300 萬噸/年,是目前為止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規模化用綠氫替代化石能源生產烯烴的項目。項目計劃用18個月建成投產,投產后公司產能將達到520 萬噸/年。
隨著產能持續擴張,聚丙烯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態勢,聚丙烯市場如何消化持續增長的產能?寶豐能源內蒙古項目150萬噸裝置的投產,將會給聚丙烯市場帶來怎么樣的影響,未來貨源流向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一、新增投產從未止步 煤化工產能分布迎來新變化
聚丙烯新增擴能基數龐大,截止2024年8月已經投產共計275萬噸,全樣本產能在4251萬噸/年,未來仍有多套裝置等待放量。聚丙烯的原料分為五大類:煤制、油制,PDH制,外采甲醇、外采丙烯。因我國屬于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消費國,煤炭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與穩定器。
煤化工企業擁有自己的配套煤礦,成本因素占主要的優勢。2020-2022年受國家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下,煤制企業投產處于擴能停滯階段,2023年隨著寧夏寶豐三期的順利投產,結束了過去三年煤制聚丙烯企業擴能止步的局面,重新開啟了擴能之路。2024年寶豐能源本著以科技創新深度推動煤化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廣泛應用全球最領先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建設了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烯烴廠,以煤替代石油生產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上百種高端化工產品,實現進口替代,走出了一條“煤化工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價值鏈不斷向高端攀升”的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綠色發展之路。
2024年寶豐能源150萬噸聚丙烯裝置投產后,產能高達260萬噸/年,將超越國能寧煤160萬噸/年,成為煤化工企業佼佼者,進一步鞏固公司在煤制聚丙烯行業的龍頭地位。
二、寶豐能源150萬噸/年裝置投產,華北市場承壓運行
近年來,華北地區隨著京博聚烯烴、弘潤石化等裝置的投產產能迅速增長,總供應量已然躍居全國聚丙烯供應的第四位,但仍有需求缺口,是國內重要的資源流入地,也是西北煤化工主要的資源消費地。
然而,下半年來看,除寶豐能源三期項目的落地,華北地區仍有裕龍石化190萬噸/年、中石化英力士(天津)、利華益維遠等多套裝置計劃投產。華北地區供需格局或將轉變,從資源流入地向輸出地過度。華北地區供過于求的局面形成,資源或將流入華東、華中等部分省市。
三、煤制成本相對低位,寶豐能源競爭優勢凸顯
煤質企業之所以能在短短十來年時間在聚丙烯多元化競爭行業快速擠占市場,成本優勢是其最大競爭優勢。華北投產企業多為油制和丙烷制,目前國際油價、丙烷等原料價格高位運行,煤制聚丙烯效益值則更加凸顯。雖然煤質聚丙烯擴能空間有限,且受到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但煤制企業自身降碳技術突破應用也將助推企業未來發展。在成本優勢的支撐下,極大提高了寶豐能源在當地的競爭力。
四、供應壓力不減,現貨價格或再度下跌
后期來看,金九銀十期間新增投產有限,疊加生產企業利潤不景氣,聚丙烯存量裝置產能利用率長期處于低位,新裝置能否按計劃投產具有不確定性,供應增量或不及預期。需求端從淡季行情當中有所緩和,旺季帶動下,終端工廠開工率或逐步提升,備貨意愿增強。成本端看,各上游原料仍處高位,對PP存利好支撐。預計聚丙烯現貨價格在九月底十月初達到頂峰,旺季期間,華東拉絲在7750-7850元/噸。
金九銀十過后,新增裝置在十二月份集中投產,若計劃裝置如期落地,據統計,中國聚丙烯產能將達到4886.5萬噸/年。隨著聚丙烯產能的快速釋放,產量逐步增加,通用料同質化現象嚴重,各區域內自給率不斷提升,導致了無法回避的價格競爭。需求增速不及供應增速,疊加旺季過后終端工廠采購意愿減弱,聚丙烯價格或迎來新一輪的價格下跌行情。
上一篇: 需求平淡如水 PVC糊樹脂難復往日盛況
下一篇: 9月3日全國主要城市PVC價格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