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中國聚乙烯裝置的投產,國內自給率提升,進口資源部分被替代,2024年進口依存度下降至33.8%,而在未來5年國內裝置依舊以11%的復合增長率在擴能,業內人士認為進口量將大幅減少,而根據分析,2030年之前中國聚乙烯進口量或將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的高位。
一、 進口量在快速下跌后,略有回升
從過去5年來看,2020-2023年,聚乙烯供應增長擴張較為顯著,使得供應缺口由48%逐年縮小至33%,主要由于中國產能增速明顯,而消費增速減緩,企業間競爭加大,同質化產品替代性較強,進口量壓縮。2024年,聚乙烯進口依存度出現回升至33.8%,主因近洋國家由于紅海事件影響,船運費高漲,加上集裝箱的問題,近洋資源增加,使得資源進口增加,因而2024年聚乙烯進口量達到1385萬噸,較2023年同比上漲3%。
二、東北亞依舊是進口最大的地區
在全球的產能對比中,聚乙烯分國別產能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巴西、沙特、伊朗等國家。在2024年全球聚乙烯凈出口區域來看,北美及中東地區資源流量達千萬噸以上,其他區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應缺口,其中東北亞地區缺口最大,其次是南亞及南美等地區。而北美及中東地區均存在大產能及低成本的優勢,為其產品出口提升了競爭力,中國作為最大的進口國,在近年來看,中國的進口量在仍處于高位水平,仍是兩大地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三、進價結構調整是保證進口量的前提
從2020及2024年的年度進口均價對比來看,2024年進價在850美元/噸以下,下跌33個百分點,進價在1151-1300美元/噸,上漲17個百分。說明低端資源進口在減少,而高端資源在增加。低端產品替代的原因是同質化的通用料被替代性較強,而高端資源由于原料及技術的問題,國內替代性較弱。而中低位價格的資源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借由自身的優勢,調節這中低價位資源的貿易流向,未來幾年來看,進口資源變量不會太大,主要是由于進價的結構一直在調整,以適應資源調配。
四、2025年進口量將先漲后跌,2030年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
由于2024年年底外商報盤增加,市場接盤積極性尚可,加上船期延誤等原因,未來2025年一季度進口量將以上漲為主;而二季度隨著季節性淡季,中國價格走跌,進口套利下滑,進口窗口或將關閉而導致進口有所下滑,三四季度隨著國產企業投產,供應壓力將有所加大,進口量有減少預期。整體來看,2025年進口量同比以小幅下跌為主,同比下跌3.04%。
從未來5年來看,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分年份來看,由于2025年及2026年國產新增裝置較多,而從市場流通及替代的角度來看,影響較大的年份或將是在2027年,預計2027年進口量將在1165萬噸,同比下跌8.63%。而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消費體量仍屬較大,外商也將以自身的成本優勢來適應海外市場情況,如美國及中東地區等資源。因此,進口量隨延續減少,但整體降幅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