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間PDH作為新興輕質原料,由于鏈條短、投資小、收益高成為投資者爭相吹捧的大熱產品。10年間其產能復合增速高達17.33%,截至2025年4月,中國PDH總產能達到2280萬噸/年,其中PDH制PP產能在990萬噸/年,占PP總產能的22%,是僅次于油制PP的第二大原料產品。由于PDH是高度依賴原料進口的產品,對美關稅政策引發行業普遍擔憂,本次小編立足聚丙烯整體供應市場分析PDH對聚丙烯供應端影響,望業者參考借鑒。
一:PDH制PP產能占比高達22% 是僅次于油制的第二大原料來源
從聚丙烯分原料來源產能占比變化來看,目前油制PP遙遙領先,占比高達51%。而PDH制PP亦占據重要地位,在聚丙烯總產能中占比達22%,為第二大原料來源產品。
從PDH制PP具體企業來看,其多呈現規模化、巨型化特點,總產能超80萬噸/年的企業高達76%。
二:PDH制PP供應產品單一 87%集中在均聚產品
從PDH制PP供應產品結構來看,其生產種類單一,主要由于PDH裝置工藝流程特性與原料限制,無乙烯產品產出使其難以生產共聚及無規產品。從跟蹤PDH企業產量來看,均聚類產品高達87%。
從上述圖表數據來看,2024年PDH制PP企業生產產品中,拉絲占比最大,在37%,產量為240萬噸;其次為均聚注塑,占比在15%,產量在95萬噸。而部分專用料如冷熱水管、CPP及透明料等產品,占比不足3%。
三:PDH制PP區域分布集中,其中華東華北影響或大于華南
從PDH企業產能分布來看,其完全分布于華北、華東及華南三大區域。其中華南地區PDH制PP企業產能分布最為集中,主要為中景石化220萬噸/年及東莞巨正源120萬噸/年裝置產能龐大,從而抬升了華南地區PDH產能占比。
然華南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優勢,丙烷原料來源多以中東地區為主,如東莞某PDH企業其丙烷美國貨占比僅在10%左右。福建某PDH由于PDH與PP產能不匹配,長期配套丙烯長約,故對本次關稅政策亦有緩沖優勢。
綜合來看,PDH制PP在聚丙烯整體供應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其生產多以均聚產品為主,對標品拉絲供應影響顯著。關稅政策引發PDH行業“大地震”,其生產成本呈現大幅提升態勢。以2025年4月7日外盤FEI丙烷價格為例,34%的關稅政策后對應的PDH制PP運行成本達到8000元/噸左右,PDH制PP企業盈利水平大幅收窄,企業生產積極性下降,多套裝置存檢修預期…
雖當下PDH企業積極尋求合理化及抵抗關稅政策風險,但基于成本及政策預期研判,未來PDH企業減量預期較為明確,預計二季度PDH制PP產能利用率低點有望跌破50%,供應縮量預計在40萬噸以上。
上一篇: 供需矛盾預期增強 聚乙烯市場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