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節過后,國內聚丙烯市場陷入了一段長時間的僵持期,市場整體波動幅度極為有限。以華東聚丙烯拉絲為例,其價格在7300-7450元/噸之間窄幅波動,金三銀四傳統旺季下,需求仍未見明顯好轉,雖然多套裝置檢修,近期已進入年內檢修高峰期,然全球貿易局勢復雜多變、美國關稅政策加劇聚丙烯市場不確定性,市場陷入漲跌兩難的困境。節后歸來,聚丙烯市場持續僵持態勢。
1.檢修相對集中 庫存水平整體可控
從供應端來看,節后兩油聚烯烴庫存83萬噸,較節前增加16.5萬噸,環比增加24.81,同比低 10.75%,節前石化生產企業庫存壓力多轉移至中間環節,庫存水平整體可控。短期內暫無新增產能投放,檢修企業增加,4-5月為PP 檢修相對集中季,4月份檢修損失量在67.038萬噸,其中涉及檢修產能共計1484萬噸;5月份計劃內檢修損失量預計在64.779萬噸,計劃內檢修損失量窄幅走低,然PDH裝置因原料供應受限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不排除計劃外檢修增多可能,產能利用率存走低預期,產能利用率環比下降0.43%至76.20%。五一假期前,上游企業節前積極降庫應對節后庫存壓力,且周內聚丙烯檢修損失量達歷史高位,供應端壓力減緩,因此本月生產企業月末庫存環比上月下降。5月暫無計劃新增投產裝置,在供應持續減量情況下,因此預計生產企業庫存環比上月仍小幅下降,月末庫存預計在55萬噸區間內徘徊。
2.海外終端對制品訂單心態消極,出口成交難有明顯增量
受到關稅政策影響,業者避險情緒濃厚,海外終端對制品訂單心態消極,出口成交難有明顯增量;內需來看,國內節前補庫情緒一般,補庫需求雖存,但因下游整體開工負荷偏低,終端采購不佳,市場資源消耗困難。節后工廠多在消化節前低價原料庫存,現貨采購積極性不高,需求支撐暫顯不足,部分下游需求在節前透支,下游小型企業受新單跟進有限影響,采購謹慎。
從終端行業來看,塑編行業內卷嚴重,訂單情況不及往年。隨著出口美國關稅提高,工廠利潤微乎其微,訂單多轉移至東南亞地區為主。與此同時,出口訂單轉移導致塑編企業成品庫存累積,部分企業多根據訂單情況調整負荷,個別行業停車檢修裝置增加,塑編行業開工率跌至45%,行業整體進入震蕩調整階段。BOPP方面,關稅背景下,原料供應存變動,同時膜企需求端亦無利好支撐,前期預計新增產能或將陸續釋放,場內供應壓力將逐漸顯現,BOPP利好指引有限。透明聚丙烯的利潤修復,然關稅壓制下游出口訂單,下游工廠采購積極性偏弱。
3.不同原料來源制聚丙烯利潤分化 煤制PP利潤可觀
從成本利潤來看,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政策迅速引發市場恐慌,投資者對全球需求前景產生深度憂慮。情緒傳導至原油市場,國際油價開啟寬幅下跌通道,聚丙烯作為原油下游衍生品,成本支撐被嚴重削弱,價格重心隨之大幅下移。隨著中國反制政策落地,丙烷脫氫(PDH)裝置的運行穩定性成為市場焦點。業內擔憂政策影響下,PDH 裝置開工率受限,整個 4 月,國際原油市場持續承壓下行,無論是上旬美國擴大 “對等關稅” 范圍導致全球經濟預期轉弱,還是下旬 OPEC + 可能加大增產力度的消息沖擊,不斷強化油價下行趨勢。動力煤價格持續走低,煤制聚丙烯生產成本優勢凸顯,利潤空間較為可觀。
整體而言,新增產能投放推遲與預期檢修裝置增加的雙重作用,將有效緩解市場供應壓力,改善市場供需面。但原油價格的階段性波動以及需求實際釋放力度,仍可能對PP市場上漲產生階段性制約。下游行業如包裝、汽車、家電等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聚丙烯的需求。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消費市場信心不足,下游行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對聚丙烯的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同時,下游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取減少庫存、按需采購的方式,進一步抑制了聚丙烯市場需求的釋放。短聚丙烯市場將延續供需弱平衡格局,聚丙烯價格缺乏大幅上漲或下跌的驅動力,價格波動區間將進一步收窄。未來建議關注PDH裝置開工率變化及東南亞出口訂單動向,中長期需警惕丙烷供應風險對成本端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