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流通領域珠寶玉石首飾類商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34種商品存在問題,其中有5種被標稱為天然寶石的商品,經檢測后為玻璃或塑料。華聯萬柳、清河百貨、北京古玩城因銷售不合格商品均被點名。
問題1人工處理卻未標注
本次抽檢發現,北京華聯萬柳購物中心內的天鴻瑞達貿易(北京)有限公司表店出售的一款“encounter”天河石項鏈,其實是經人工處理的綠柱石(充填)冒充的,該店銷售的3種珊瑚胸針、琥珀戒指和花珀戒指也都是經人工處理未標注。
北京古玩城一層3號島兩名商戶銷售的松石經人工處理未標注,一名商戶銷售的水晶是經人工處理的海藍寶石(充填)標注成另一種珠寶玉石(水晶)。
問題2塑料玻璃以假亂真
此外,在海淀區清河百貨商場抽檢的標稱北京藍靈利創貿易有限公司“福源珠寶”的4組首飾均不合格,如銷售的冰翠手鐲(A)實際為玻璃。據了解,“福源珠寶”去年就曾被發現有3組首飾不合格。北京媯水金鈺福珠寶店出售的商標為“香港黃金”的一款粉晶鑲嵌項墜;北京潤德創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出售的一款貓眼手鐲(人工處理)、水晶加長版項鏈(人工處理)、水晶生肖(人工處理)被查出是玻璃而并非其標稱的天然寶石。北京碧鈺昌隆商店出售的一款翠男戒,實際材質竟是塑料。
問題3胡亂標注以次充好
市工商局相關人士表示,本次抽檢中發現的都是珠寶玉石首飾銷售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比如用商業名稱進行標注,不能體現真實材質,如標注為阿富汗玉實際為大理石;經人工處理未標注,如琥珀經高溫壓制把小塊聚成大塊,珍珠項鏈染色等,不如實標注;無廠家代號印,純度印記不合格;把低檔的珠寶玉石標注成高檔的,如長石貓眼標注成貓眼,把石榴石標稱紅寶石,玻璃塑料標注成其它天然珠寶玉石,石英巖(處理)標注成紫晶等。
提醒實物和證書應對得上
目前,市工商局已對不合格商品的銷售者依據《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同時要求相同生產者相同型號不合格商品立即退市,對于拒不履行退市的銷售者將依法予以查處。
工商部門提示消費者,購買珠寶玉石首飾,首先要看是否有附帶的證書,其次要看證書與實物是否能對應上,最后要看證書出具的檢驗機構是否權威。
上一篇: 高容量3D顆粒擠出機擠出速度驚人
下一篇: 食品用塑料等將陸續進入國家質量監督局